平江县三阳明德学校:妇幼专家进校园,帮助教师解锁儿童“急救”技能
发布时间:2025-10-15 19:12:19 浏览量:2
岳阳晚报10月15日讯(通讯员 余玉龙 余思思)“如果课堂上学生突然倒地、没有呼吸,你敢上前实施抢救吗?你知道如何正确抢救吗?”10月13日傍晚,平江县三阳明德学校电教室里,平江县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主任胡平雀的开场提问,让台下两百余位教师瞬间集中精神——一场围绕儿童急救的“实战培训”就此展开。
“先喊、再看、后听!判断心脏骤停要在10秒内完成。”胡平雀一边说,一边指导助手双手掌心交叠按压在模拟人胸部中央,“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做到有节奏发力。”她边演示边拆解步骤,从开放气道的“仰头提颏法”,到人工呼吸时的密封要点,每个细节都反复强调,她还手把手纠正按压角度和力度,“掌心不能离开胸部,不然会影响按压效果!”
刚掌握心肺复苏要领后,另一个校园高频意外场景——气道异物阻塞,被提上讲台。“孩子吃零食时突然呛咳、说不出话,这时候拍背、喂水都是错的!”胡平雀通过PPT直观展示异物堵塞气道的危险,随后现场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她邀请两位老师上台演示并指导:“牢记‘剪刀、石头、布’法则。双手环抱儿童腰部,肚脐上方两横指处确定按压点,一手握拳,拇指侧的拳眼放在刚才找到的按压点上,另一只手抱拳,包住握拳的手,然后用向上、向内的力量,快速冲击患者的上腹部。直到异物排出,过程中要观察孩子意识,没反应就立刻转心肺复苏。”在她的指导下,老师们迅速掌握了抢救流程与正确发力技巧。
除了这两项“保命技能”,胡平雀还针对校园常见的其他意外,给出了“速记指南”:骨折要先固定再移动,避免二次伤害;烫伤后第一时间用流动冷水冲15分钟,别涂牙膏、酱油;鼻出血时让孩子低头前倾,按压鼻翼两侧5-10分钟……简洁实用的方法,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总结时,她指出,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练就“敢上去救”的勇气、掌握“懂怎么救”的能力,让意外发生时,每双伸出的手都能成为孩子的“救命手”,让急救知识成为守护孩子的“隐形盾牌”。
“以前总怕救错不敢上前,现在知道按流程来,心里有底多了!”培训结束后,一位班主任握着刚记满笔记的本子感慨。
此次培训,是三阳明德学校践行“未成年人保护三年行动”的具体举措。学校负责人表示,后续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持续开展安全防护、法治教育等系列活动,把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细化到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为孩子们的成长筑牢“安全防线”,守护好每一个孩子的美好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