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儿童红利期

更新时间:2025-04-06 15:11  浏览量:3

上个月的短道速滑世锦赛第三次在北京举办,前两次分别是1993年和2005年,比赛场馆都是在首都体育馆。

1993年三月末,我妈带我去首体看短道速滑世锦赛,那可能是我第一次现场观看体育比赛。由于第二年是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短道速滑是中国冲击冬奥首金的重点项目,所以这届作为东道主的世锦赛备受重视。和那个年代在北京举办的绝大多数国际比赛一样,首体又一次座无虚席。

关于比赛,我几乎没有任何记忆。就像回溯过往的旅游,我对绝大多数景点都忘得一干二净,留在记忆中的大多都是旅途中的经历。因为坐在第一排,下面就是运动员的热身准备区和赛后调整区,所以可以近距离和运动员们打招呼。我的一句hello,让新西兰运动员把一个纪念徽章递上了看台。现在流行的说法叫“新手红利期”,我当时应该算是享受着“儿童红利期”。

那时的“儿童红利”包括:仅仅会说'hello'和‘thank you’就能让国外运动员多看几眼;然后把这短暂的甚至无法称为交流的互动讲给班上的小朋友,就能引得羡慕的目光;把当天的比赛当做流水账写下来,结尾加上一句“这真是有意义的一天”,就成了范文在班上朗读;还有,无论长得多难看,儿童时都叫可爱。

“儿童红利期”的窗口极其短暂,也就一两年,之前被看作‘了不起’的行为就变得习以为常。再也不会有人关心你的经历,再也不会有人把难看当做可爱,除了你的父母。

32年后,短道速滑世锦赛又一次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办。如今的海淀儿童,红利期更早,窗口期更短。毕竟人均英语单词量过万,人均古诗词能背诵上千,还有无数拼命抢跑的家长幻想着未来可以和修体育场的以及制定比赛规则的家长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此外,饭圈儿文化也早已病毒式侵入体育赛场。

93年的那次短道速滑世锦赛,张艳梅在女子500米拿到了中国唯一的一枚金牌。第二年的挪威冬奥会上,张艳梅在500米决赛一路领先,冲刺时因争议判罚痛失冠军。尽管她的银牌是那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的最好名次,但还是无缘写入历史,亚军的名字总是轻易被淡忘。

八年之后的盐湖城,中国才实现了冬奥金牌零的突破,同样还是在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又过了很多年,我才知道当年新西兰运动员送我的徽章上滑冰的无翼鸟叫Ki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