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新政背后的真相:为什么要“免试入学”?
更新时间:2025-04-06 15:16 浏览量:3
一则最新教育部通知再次引爆学区房的神经,先来看看教育部新政是如何说的。
3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的通知》,通知提出了"四个"严格:严格实行就近入学政策、严格落实免试入学要求、严格管控特定类型招生、严格规范民办学校招生,以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持续提高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教育焦虑。
同时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化,维护良好教育生态,通知还表明要加强流动儿童入学保障,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等。
上述教育部通知就是落实上个月闭幕的全国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篇中提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管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教育部新政,强调的都是阳光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公平化。
我们看到教育部对免试入学的提法是"严格落实免试入学要求",显然免试入学政策一直都存在,只是此前形同虚设没有落实到位,所以本次才强调了严格落实。此前形同虚设,本次严格落实说明免试入学政策在政策执行者和家长层面还有分歧,这个分歧就是难道学生们还不能考试了?高考不就是通过考试进行大学招生择优录取吗?
我先就来解释一下高考招生跟小学招生、初中招生的区别。本次教育部新政文件的题目叫做《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的通知》,从官方文件题目中就能看出所有的严格要求的都是针对的义务教育阶段,并不针对非义务教育阶段。
恰恰高考考试是为大学进行招生,高考招生考试面对的是18岁以上年龄段的孩子,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所以高考可以通过考试招生。义务教育阶段目前主要指的是从小学六年到初中三年共九年阶段。
根据教育部在2020年12月2日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849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目前不具备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延长至十二年的条件,所以本次教育部要求严格落实免试招生的,就是针对的小学入学和初中入学的免试招生。即使针对的义务教育教育部提出的也是严格落实免试招生,而不是免试也就是考试没有问题,但是不能通过考试成绩作为招生录取的标准。
之所以义务教育阶段不能通过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标准,原因是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在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期,每个同学发育期不同,男生跟女生的发育期更是完巨大差异。这种发育有早有晚的情况带来的结果就是考试成绩根本不能真实反应未来能力,很可能按照目前考试成绩区分,学生就耽误很多孩子的未来。
所以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更多的教育方法是根据每次考试成绩有针对性的进行督促鼓励和补充辅导,而不是扼杀在萌芽状态。更不能通过人为区分快慢班和好坏学校,割裂孩子们的上进心和未来发展机会。
用我多次说的一句话,就是每个孩子现在虽然千差万别是不平等的,但是我们一定要让每个家庭追求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的机会必须是平等的,机会平等才是最大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