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体“通通”长大了,表现相当于5岁儿童的心智

更新时间:2025-03-30 16:25  浏览量:3

你还记得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数字生命“丫丫”吗?经过了几百次迭代,“丫丫”能在虚拟环境成长,并实现和父亲对话、互动的程度。

“丫丫”所代表的技术被称为通往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另一条路。而在北京中关村,也有个和“丫丫”类似的小女孩“通通”,同样生活在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中。

3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上,“通通”2.0正式发布。推动人工智能从单一智能向社会智能转变,经过1年的“成长”“通通”的心智已经从三四岁儿童的水平成长至五六岁,正在上“幼儿园”,预计年内将具备6岁儿童的智能水平。

2024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通通”首次亮相,作为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体,在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训练与测试平台“通界”上,“通通”展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平台提供上千种不同的物理仿真环境“考验”中,当进入一个全新空间,“通通”会主动探索、识别新环境,还能通过观察和推理,理解他人意图,已具备3至4岁小孩的认知架构。

时隔近一年,“通通”有没有新成长?有没有持续变聪明?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研究员现场为大家演示“通通”与其他智能体互动中的情绪变化,看、听、说以及推理能力,有交互、有物理、有因果,以用遥控器打开电视为例,初始状态阶段,“通通”接到指令后,能进行语言理解与规划,理解茶几、人、3D空间模拟阶段,“通通“能对遥控器等物品做对应任务排列。

任务执行阶段,在具身执行过程中,分解出抓取、打开、捡起等交互动作,实现在茶几上拿起遥控器打开电视的整套动作最终实现知识统一表达任务完整闭环 。

其他场景的表现中,“通通”和她的小伙伴在幼儿园中竞争、游戏,遇到老师时礼貌地主动帮助,和弟弟在家里对话有协商、有互助。“通通”在做任务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解决或者主动解释,寻求帮助,被妈妈夸赞后非常开心,表示自己会更努力。

“通通”2.0版本展现了一个有自身价值观、世界观的小女孩,“通通”通过“自主学”和“他人教”方式,持续成长其技能、知识和价值。经过TongTest阶段性测试,“通通”在86个测试项中的表现,与5-6岁儿童发展水平相当。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先进技术中心执行主任陈浩介绍,“在落地方面,我们和咪咕进行了合作,以咪咕打造的元宇宙世界为例,在6个场景里,把‘通通’放进去,这里面的非玩家角色不再是基于规则,而是基于自身的观察和价值去行动,进一步增加可玩度,提升用户粘性。”

除此之外,通研院分别与乐聚机器人、宇树科技等公司合作,通过共建人形机器人联合实验室,打造具身智能科研中心,加速推进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底层技术的攻关突破。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陈诗娴 综合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