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线粒体突变:科学家揭秘白血病“不死”真相

发布时间:2025-09-16 22:59:32  浏览量:2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癌症如此顽固,即使经过最先进的治疗,最终还是会卷土重来?科学家们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答案。过去,他们的目光主要聚焦在细胞核中的基因突变上,认为正是这些突变,让癌细胞变得强大而狡猾。

然而,一项发表在顶级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彻底颠覆了我们的认知!1来自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等机构的顶尖科学家们,通过对数百名儿童白血病患者的深入研究,首次发现了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幕后黑手”:

线粒体DNA(mtDNA)突变

这可不是什么旁枝末节的小发现,而是一场关于癌症起源和治疗的“大地震”。这项研究揭示,这些小小的突变,就像癌细胞的“特种部队”,赋予了它们前所未有的生存优势和耐药能力。

被忽视的“细胞小宇宙”:线粒体

要理解这项发现的意义,我们首先要认识一个被我们忽略已久的“小宇宙”——线粒体。线粒体被誉为细胞的“

能量工厂”或“发电厂”。它们负责生产细胞所需的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运转。更神奇的是,线粒体拥有自己独立的DNA,也就是mtDNA。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普遍认为mtDNA突变在癌症中只是“旁观者”,是肿瘤快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对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没有太大影响。毕竟,与细胞核中动辄成百上千的突变相比,mtDNA只有区区37个基因,显得微不足道。

但事实证明,我们都错了!

惊人发现:白血病细胞的“生存之道”

这项研究通过对637份儿童癌症样本进行大规模全基因组测序,并结合先进的单细胞测序技术,揭开了mtDNA突变在白血病中扮演的“功能性角色”。

研究者们发现:

mtDNA突变不是“路人甲”: 在特定的儿童白血病亚型中,那些具有“功能性影响”的mtDNA突变,其数量显著富集。这表明,它们并非偶然出现,而是被白血病细胞有意“保留”下来的。“中间异质性”的“甜蜜点”: 癌细胞内的mtDNA突变并非全部都一样,它们同时存在于野生型和突变型之间,这种现象被称为“异质性”(heteroplasmy)。而最关键的发现是,这些突变倾向于达到一个“中间水平的异质性”(intermediate heteroplasmy)。这就像一个“甜蜜点”或“黄金平衡点”,它既能赋予癌细胞强大的生存优势,又不会因为突变过多而损害线粒体的基本功能,从而影响细胞的存活“功能异质性”的源泉: 这些mtDNA突变是白血病细胞产生“功能异质性”和“细胞多样性”的重要来源。想象一下,白血病细胞群体就像一个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团队,有些擅长增殖,有些擅长躲避化疗药物。而这些mtDNA突变,正是赋予它们不同“技能”的秘密武器,使得白血病群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恶劣环境,甚至抵抗药物攻击。

与众不同的“正向选择”

这项研究还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结论:在儿童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中,这些mtDNA突变经历了

正向选择(positive selection)。

这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在健康的非肿瘤细胞中,那些有害的mtDNA突变会被身体的“负向选择”机制所清除,因为它们会影响细胞正常功能。

但在儿童白血病中,情况却完全反转了。研究发现,有害的、致病的mtDNA突变不仅没有被清除,反而被癌细胞“积极”地保留下来,并被“选育”到能让它们发挥最佳作用的“中间异质性”水平。这种现象在成人癌症中很少见,这或许解释了儿童白血病与成人癌症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

“幕后黑手”如何影响癌症?

研究者们利用网络分析等系统生物学方法,将这些特定的mtDNA突变与癌症的两个核心特征联系了起来:

代谢重编程(Metabolic Reprogramming): 突变可以改变细胞的代谢方式,使其更好地适应肿瘤内部的营养匮乏环境。治疗耐药性(Therapy Resistance): 突变可以赋予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能力,这正是导致许多白血病患儿在治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mtDNA上的m.3243A>G突变,这个突变在母系遗传时会导致一种严重的线粒体疾病(MELAS综合征),而在白血病细胞中,它也与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密切相关。

开启治疗新纪元?

这项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为我们理解癌症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首次用坚实的数据证明,mtDNA突变在癌症,尤其是儿童白血病中,绝非可有可无的“旁观者”,而是塑造肿瘤功能异质性、影响疾病进展和治疗结果的关键因素。

正如研究人员所指出的那样,深入理解这些突变如何影响线粒体功能和细胞程序,将为儿科癌症的病理学提供关键见解,并可能指导开发新的靶向治疗方法。

未来,针对这些mtDNA突变的药物,或许将成为对抗顽固白血病的新武器。当科学家们能够切断癌细胞的“能量来源”,破坏其精心调配的“甜蜜点”时,人类距离彻底战胜癌症,或许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