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儿童酱油,是不是智商税?

发布时间:2025-09-14 15:58:05  浏览量:2

家有萌娃,家长们在饮食上总是操碎了心,想给孩子最好的。随着宝宝的成长,我们给孩子的食物里也会慢慢添加一些调味品,酱油就是其中之一。你是不是也被市面上各种“儿童酱油”吸引过,它们打着“专为儿童设计”“低盐减钠”等旗号,价格比普通酱油贵上一大截。但你真的了解儿童酱油吗?它到底是不是智商税?今天,咱们就来一探究竟。

图源:自己拍的

01 儿童酱油VS普通酱油

在我国,除了0—36个月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和辅助食品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外,对于3岁以上儿童的“儿童食品”,目前并没有专门、统一的国家标准!

这意味着,市场上那些标榜“儿童专用”的酱油、奶酪、饼干等,其生产标准和质量要求,往往参照的是普通食品的国家标准。

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儿童酱油”,其产品标准代号,很可能和普通酱油是一样的。这说明,从国家监管层面来看,它就是一款普通酱油,只是商家赋予了它“儿童”的标签。

图源:自己拍的

在2015年,海天味业就曾因“儿童酱油”标签虚假宣传受到过处罚。其“儿童酱油”与普通“海鲜酱油”产品标准代号一致,核心营养素标示值相同,却在标签上突出“儿童酱油”并宣称“富含铁元素,味道柔和鲜香,适合一岁以上儿童调味食用……”。被查后,商家因无法提供科学依据,被认定为欺骗、误导消费者被处罚。

02 商家的文字游戏

很多商家会在包装上大肆宣扬“减盐”“减钠”,而“减盐”≠“低钠”。根据相关标准规定,对于液体食物,每100mL中钠的含量≤120mg时,可标注为“低钠”;每100mL食物中钠的含量≥300mg时,就被视为“高钠”。

许多儿童酱油以“减盐30%”“减钠50%”为卖点。而这些数据又是怎么来的呢?

图源:自己拍的

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宣称钠(盐)含量减少的食品与参考食品相比,前者钠含量必须减少25%以上。这其实就是个相对概念,若对标食品含钠量过高,即便减少25%以上,减盐食品的钠含量仍可能偏高。比如,某儿童特级有机酱油宣称减盐50%,钠含量为510mg/10mL ;而该品牌普通减盐酱油钠含量为295mg/10mL,儿童酱油钠含量反而是普通减盐酱油的1.73倍。

所以这些以“减盐30%”“减钠50%”为卖点的商家,通常会找一个钠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来做对比,凸显产品优势。

03 看懂酱油,轻松避坑

1.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看原料:配料排序越靠前,含量越高。如果“水、非转基因大豆(或大豆)、小麦、食用盐”排在前几位,说明这款酱油的原料比较天然。

避开添加糖和添加剂:如果配料表中出现了果葡糖浆、白砂糖、三氯蔗糖,那就说明产品含有隐形糖。有些酱油中还会添加焦糖色(色素)、山梨酸钾(防腐剂)、苯甲酸钠(防腐剂)。

看钠含量:首选钠含量≤500mg/10mL的酱油。有些商家为显示钠含量低,还会将其标识为每份(5mL、8mL、10mL等类型)的含量,需换算成统一标准值再对比。例如,某品牌儿童酱油标注每8毫升含钠356mg,按10mL换算后共含钠445mg。

警惕“隐形盐”:除了“钠”这个直接显示盐含量的指标外,还要注意配料表中是否含有“氯化钠”“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等,这些都是含钠的成分。

图源:自己拍的

2.看产品标准代号

什么是产品标准代号?它是标注在酱油包装上的编号,用于说明该酱油的生产和质量标准,是判断酱油品质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相关生产标准有以下三种:

酿造酱油(GB/T 18186-2000),指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主要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如米曲霉、酵母菌等)自然酿制而成的酱油。天然发酵、风味浓郁、无化学添加剂,建议首选。

复合调味料(GB 31644-2018),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调味料(如酱油、酱、香辛料、食品添加剂等)混合而成,可直接食用或用于食品调味的制品。它不属于真正的酱油,商家也不能声称其为“酱油”。所以,属于这类产品的“儿童酱油”,常宣称为宝宝酱汁。

配制酱油(SB/T 10336-2012),指以酿造酱油为基础,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焦糖色等成分调配而成的酱油。它并非纯天然发酵,而是通过化学水解或人工调配来降低成本、提升鲜味和色泽。该标准已于2021年被废止,目前已被禁止生产,如果家里有这类酱油赶紧扔掉。

图源:自己拍的

3.看氨基酸态氮含量

氨基酸态氮是衡量酱油、调味品等发酵食品鲜味和品质的核心指标,指酱油中呈鲜味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所含的氮元素含量。数值越高,鲜味越浓、发酵越充分、品质越好。该含量仅在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中有。

基于氨基酸态氮含量可以将酱油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特级:≥0.80g/100mL

一级:≥0.70g/100mL

二级:≥0.55g/100mL

三级:≥0.40g/100mL

图源:自己拍的

4.看产品工艺类型

酱油的工艺类型主要分为:高盐稀态发酵、低盐固态发酵,其中首选高盐稀态发酵。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是酱油的一种传统酿造工艺,以大豆、小麦为主要原料,在高盐度(18%—22%盐水)和液态环境下,经过长时间(3—6个月甚至更久)自然发酵制成。这种工艺生产的酱油风味浓郁、层次丰富,是高品质酱油的代表。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是一种酱油生产工艺,以脱脂大豆(豆粕)和麸皮为主要原料,在低盐度(6%—8%盐水)和固态发酵环境下,通过短时间(15—30天)高温快速发酵制成。这种工艺成本低、周期短,但风味和品质稍逊。

图源:卢宣新/图虫创意

总之,选购时牢记:高盐稀态发酵+高等级+酿造酱油+钠含量相对降低+配料简洁,通常就是更适合小朋友们的酱油。

04 儿童的酱油食用指南

1.不同年龄儿童的酱油食用量建议:

1岁以内婴儿:别加。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钠已经足够满足其生理需求,无需额外添加酱油、盐等调味品。

1—3岁幼儿:少量尝试。这个阶段幼儿的肾脏功能逐渐发育,但仍很稚嫩,每日钠推荐摄入量为350—700mg。如果酱油钠含量为500mg/10ml,每日摄入量建议不超过5mL。

4—7岁儿童:控制用量。每日钠推荐摄入量为900—1200mg。如果酱油钠含量为500mg/10mL,每日摄入量建议不超过10mL。

7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仍要比成人少。每日钠推荐摄入量≥1200mg,可以根据口味适当增加。以酱油钠含量500mg/10mL为例,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20mL。

2.替代方案

1—3岁孩子餐食,可在烹饪时滴几滴普通优质酿造酱油来提味。如果担心普通酱油钠含量高,市场上也有不少钠含量较低的酱油可供选择。

另外,可自制一些天然调味料,如香菇粉、虾皮粉,也是不错的选择。将干香菇烘干后磨成粉,做菜时加一点,能增添独特香味;虾皮富含钙等营养,磨成粉同样可用于调味。

家长们在选购酱油时记得仔细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别被花哨的营销手段迷惑。当然,也可以用最朴素的食材,为孩子烹饪出最健康安心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