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西贝用24个月冻西兰花做儿童餐,罗永浩深夜发文灵魂拷问
发布时间:2025-09-14 11:29:09 浏览量:2
半夜三点不睡觉,你会干什么?刷手机?看剧?还是像罗永浩那样,盯着一棵西兰花想“怎么活两年”?
没错,就是字面意思的“活两年”——9月13日凌晨3点21分,老罗在社交平台发了串灵魂拷问:一颗西兰花,只是冷冻不用其它的防腐剂是怎么做到保质期24个月的,而且还是要把它做成儿童餐给孩子吃,搞不懂 没研究明白。中年人的夜尿福利,全给了这颗“跨越时空”的菜。
这事儿源头是前几天,有记者探了西贝杭州一家门店后厨。一探就发现,西贝卖了1100万份的儿童餐招牌,鸡翅和西兰花都是冷冻预制品。鸡翅保质期9个月,西兰花居然24个月——两年!一棵菜从采摘到清洗、加工、冷冻、运输,再到加热端桌,旅程可能比孩子年纪还长。
西贝急着自证清白,搞了媒体直播开放后厨。结果越抹越黑——镜头里全是长保质期的冷冻食材:18个月的鱼、袋装鸡汤,后厨连传统炒灶都没有,全是电磁炉和蒸烤箱。“加热厨房”实锤了,和大家想的“现炒现做”差了十万八千里。
西贝说自己用了“冷冻锁鲜”“气调包装”,流程是漂烫→速冻→氮气充填→全程-18℃冷链。还搬出中国烹饪协会的团体标准,说中央厨房3R级以下食材算“预制餐食”,不是“预制菜”。但老百姓不管这些术语——提前做好、密封冻着、加热就能吃的,不就是预制菜?就像你说番茄是水果,放鱼香肉丝里也还是蔬菜,狡辩没用。
再说西贝儿童餐不便宜,一份三四十块。家长花这钱,图的是“健康新鲜”四个字。结果孩子吃的西兰花,可能比自己还“老”。那种被骗的感觉,比吃了坏东西还难受——就算你拿出100个标准证明“安全”,信任也碎成渣了。
其实这不是西贝第一次被说预制菜。之前就有网友晒单:西贝的菜端上来快得离谱,味道和上次一模一样,原来都是中央厨房冻好的。这次被记者拍到实锤,加上老罗的“灵魂拷问”,彻底炸了锅——大家突然反应过来:原来我们吃的“现做”,都是“复热”。
老罗这一问,戳中了餐饮行业的痛点——想工业化扩张,就得标准化;但消费者要的,是“锅气”和“新鲜”的烟火气。西贝之前打“现做”旗号,现在被拆穿是“加热”,等于自己砸了招牌。
有网友留言:各位家长,你孩子有幸在2025吃到2023年的西兰花,开不开心
实在不明白,西兰花价格又不贵,为什么要花心思冷冻可放24个月?
一个敢把“西贝”用作餐饮品牌的人(请自行百度“西贝货”),用预制菜梗着脖子不承认,是不是感觉很魔幻?
西贝估计是全国第一家敢把蔬菜保质二年还拿出来卖的商家吧,问题是还嘴硬,其他有没有预制菜不知道,但西兰花是地地道道的预制菜
这些话扎心家长的钱好赚,但信任赚不来,赔进去就难赚回来了。
西贝的事儿,从记者曝光到直播自曝,再到老罗追问,现在闹得全国都知道。国家也出了规定:预制菜必须明示。这事儿不仅是西贝的问题,更是整个餐饮行业的“皇帝新衣”——大家都在搞预制,但没人敢明说,直到老罗的夜尿,冲开了那层遮羞布。
那西贝接下来怎么办?能挽回家长的信任吗?
要我说,西贝这回得实实在在改。别玩概念游戏,别拿术语蒙人。家长要的不是“冷冻锁鲜”的解释,是“今天买的菜,今天做”的踏实。就算用预制,也得明明白白标出来,让大家有选择的权利。不然就算这次挺过去,下次再被戳穿,可就真没救了。
这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