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安置社区有人拐带儿童?目击者发声,警方回应,人贩子抓住就完?

发布时间:2025-05-06 19:23:47  浏览量:4

何律在线普法。关注@何律普法在线免费解答你的法律问题。

贵州毕节,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一社区有人拐带儿童?当地警方:儿童平安无事,涉事人员已被抓获,案件正在调查处理当中

#贵州一社区有人拐带儿童?警方回应#

据大皖新闻报道称,事发七星关区梨树镇梨树安置小区内,有人员拐带年幼儿童。

视频显示,一名身穿黑色衣服的青年双手双脚被绳子绑住,众人将其团团围住,有人对其拳打脚踢。而一旁两名女童和一名男童正在哭泣,有大人对他们进行情绪安抚。

知情人士表示,当时是有好几个小孩在小区里面一起玩耍,那个男的抱着一个6岁左右的小女孩跑了,被女孩的妈妈发现,然后被追到了。

5月6日,事发地所属的梨树派出所回应,上述事件当中的儿童目前是安全的,涉事男子已被警方抓获。

对此,梨树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透露,警方目前正在对案件进行调查,相关情况调查清楚后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评论区中,马上有不少网友愤慨的表示:人贩子打什么码?是方便他事了偷二回吗?打人的时候不应该拍视频!

也有不少网友强调:为什么拐卖儿童的现象屡屡出现?因为犯罪成本太低。必须查出拐儿童幕后指使者?应该有一帮人?

更有不少网友呼吁:要么判个终生监禁、要么死刑!这种祸害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整个家庭。搞不懂中国法律为什么能容忍这类犯罪分子!

一、我国向来就是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行为!现行法律能把人贩子"钉死"吗?

首先,根据《刑法》第240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

也就是说,国家法律早给拐卖儿童罪画了"生死线":起步5年,情节恶劣直接死刑。

这次案件中,涉事男子当街抢6岁女童,妥妥属于"以出卖为目的绑架儿童",起步价就是十年以上,要是查出有转卖行为,最高可吃"花生米"。

需要注意的是,网友喊着"必须死刑"的心情能理解,但司法讲究证据链。就像去年湖南那个拐卖3名儿童的团伙,主犯因为有多次拐卖、虐待情节才判的死刑。

本案中,因为家长比较警觉,现在警方正在深挖,要是查出背后有产业链,那可真要牢底坐穿了。

二、围观群众打人犯法吗?马赛克该不该打?

根据《刑法》第238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中,视频里群众绑住人贩子拳打脚踢,有可能涉嫌非法拘禁罪。但实务中,这类"抓现行"往往从轻处理,就像前年杭州大爷抓小偷致其轻伤被判免罚,法律在守护正义时也会考量人情温度。

同时,《刑事诉讼法》第152条规定: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也就是说,至于网友质疑的"打码问题",刑事诉讼法152条明确规定侦查阶段不得泄露嫌疑人面容。

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这不是保护人贩子,而是防止舆论干扰司法。就像炒菜不能没熟就揭锅盖,等法院判决书下来,自然会让恶人"露脸"。

三、防拐秘籍比愤怒更重要!三招教你!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得使未满八周岁儿童处于无人看护状态

同时,《刑法》第241条也明确: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步,社区联防要升级:这次能及时抓住人贩子,多亏了妈妈及时发现。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16条6岁孩子单独在小区玩耍,监护人其实已经涉嫌失职。

建议社区推广"15分钟安全圈",物业保安每小时巡逻游乐设施区。

第二步,孩子要会"三不口诀":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零食、不帮陌生人"找小狗"。

像重庆某幼儿园教的"尖叫报警法"就很好用——遇到危险就大喊"你不是我爸爸",比普通呼救更易引起注意。

第三步,保留证据链:现场群众拍摄的视频虽涉嫌侵权,但确实成了关键证据。

正确做法是立即报警并全程录像,重点拍嫌疑人体貌特征,就像去年广州妈妈用手机拍下人贩子车牌,助警方2小时破案。

最后,法律从来不是软柿子,去年全国法院判决的拐卖案件中有23人获死刑。但比严惩更重要的是织密防护网——摄像头再多,也不如邻居多看一眼;法条再严,也要家长牵紧孩子的手。

相信随着人脸识别技术普及和收买被拐儿童罪力度加大(买方最高可判3年),终有一天能让"天下无拐"。

对此,您怎么看?

下方评论区等候您的高见。

感谢点赞、转发、关注@何律普法,我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