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诗意江城:儿童游戏的场景完成了成人世界的寓言书写——读纸帆船

发布时间:2025-05-06 18:34:18  浏览量:3

文赏画评

《纸帆船》

刘邦民/文

载着洁白如瑕的许愿

和一湾喧笑的欸乃

我在匍匐前行

在躁动而宁静

仄小而宽阔的江面

微澜的波浪推动我

小心翼翼的颠簸

凛冽的险滩

呜咽的鸣笛

惠风和畅助我远航

许多苍翠的加油

倾而扶直的惊险

唆使我一帆风顺

我晃动着周旋

止不住的湮灭

底朝天汹涌突奔

我将承诺紧紧护在船舷

哪怕江水浸透

即使我的周身不保

我会信守风帆伫立时的侠义

和心中那一片远去的臻纯

读《纸帆船》

汉 江/文

《纸帆船》是一首充满象征意蕴的现代诗,通过微小而坚韧的纸帆船意象,展现了生命在困境中的坚持与信念。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点评:

一、意象构建的精妙性

诗人以"纸帆船"为核心意象,在矛盾修辞中构建张力:既"洁白如瑕"又终将"湮灭",既"仄小"又"宽阔",既承载许愿又面临险滩。这种脆弱与坚韧的并置,形成富有哲思的隐喻——犹如人在命运长河中的处境。第二段"惠风和畅"与"呜咽鸣笛"的听觉对比,更强化了航行中的境遇反差。

二、结构张力的艺术性

全诗呈现完整的航行叙事弧线:从启航时的希望("许愿"),到航行中的挑战("险滩""惊险"),直至颠覆时的坚守("护在船舷")。尤其结尾处"风帆伫立时的侠义"将物理航行升华为精神仪式,使"湮灭"转化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永恒。这种"起航-搏斗-沉没-升华"的结构,暗合古典悲剧的美学范式。

三、语言特质的双重性

诗歌语言兼具童真趣味与深沉哲思。如"喧笑的欸乃"以拟声词营造天真氛围,而"倾而扶直的惊险"则用文言句式增加凝重感。最动人的是结尾处"远去的臻纯",既指随波远去的纸船,又暗示理想主义精神的不可磨灭,在"周身不保"的现实中守护着语言的纯净性。

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它用儿童游戏般的场景完成了成人世界的寓言书写。纸帆船的命运轨迹,恰似所有美好事物在现实中的遭遇:注定沉没却依然值得启航。诗人最终守护的不仅是"承诺",更是对抗虚无时那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诗意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