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免费了
发布时间:2025-05-06 03:25:20 浏览量:4
金华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免费了
据市卫健委消息,我市将“为0—6岁儿童免费开展孤独症筛查(复筛)”列入2025年市民生实事,旨在通过儿童孤独症筛查,达到孤独症患儿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目的。
具体筛查事宜
↓↓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一、孤独症筛查到哪里做?
初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复筛:妇幼保健院。
二、孤独症筛查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初筛:对8月龄、18月龄、30月龄儿童开展ASQ筛查量表法或其他标准化发育量表法筛查,18月龄、30-36月龄儿童开展孤独症筛查量表法筛查。
复筛:对初筛阳性的儿童,运用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或盖泽尔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18-30月龄同时用修订版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评估,30月龄以上同时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进行访谈复筛,同时对儿童语言发育进行筛查评估,并进行相应的早期干预指导。复筛异常儿童需转诊至具有孤独症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三、孤独症诊断机构有哪些?
5家:金华市妇幼保健院、金华市第二医院、东阳市妇幼保健院、义乌市妇幼保健院、永康市妇幼保健院。
四、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有哪些?
17家:金华市妇幼保健院、金华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指导中心(金华市残联幼儿特教中心)、金华市第五医院、婺城区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华市金东区肯纳儿童潜能发展中心、兰溪市康乃馨儿童发展中心、东阳市妇幼保健院、东阳市中医院、义乌市妇幼保健院、义乌市马飞儿童功能训练中心、义乌市扬帆儿童潜能开发中心、义乌市佛堂心声聋儿培训部、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永康市肯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浦江县妇幼保健院、武义县妇幼保健院、磐安县特殊教育启智园
五、孤独症儿童可享受康复补贴:
1.补贴对象:
(1)未满7周岁的具有我市户籍的孤独症儿童。
(2)未满7周岁的省外户籍孤独症儿童,其父母双方(或监护人)持有浙江省居住证(或在浙江省缴纳城镇社保)连续 5年以上且目前居住在我市,未享受外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政策的孤独症儿童。
2.补贴标准:
(1)未满7周岁的孤独症儿童,每月最高补贴3000元,每年最高补贴30000元。
(2)未满9周岁、不具备义务教育入学条件的孤独症儿童,凭缓学或休学证明,按上述标准享受补贴。
(3)18周岁低保低边家庭的孤独症儿童,每人每月最高补贴2400元,每年最高补贴24000元,原则上不超过3个连续康复服务周期。
(4)困难家庭残疾儿童康复生活补贴。未满7周岁的低保或低收入家庭孤独症儿童,可享受每月800元、全年最高8000元的康复生活补贴,用于康复期间的额外生活支出。未满9周岁接受基本康复训练的低保低边家庭残疾儿童,凭缓学或休学证明,按上述标准享受补贴。
什么是孤独症
一起来了解
↓↓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一、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谱系障碍(也称自闭症,以下简称孤独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和家庭幸福。孤独症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期,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越早干预效果越好。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儿症状和预后。
二、孤独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表现社交障碍:孤独症儿童可能不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对父母的呼唤无反应,也不会主动寻求他。部分孩子语言发展迟缓,甚至可能终生不说话;有些则可能说话流利,但内容重复或缺乏逻辑性。
重复刻板行为:比如旋转物品、排列玩具、坚持固定的生活模式等。兴趣狭窄:对某些特定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如天气、数字、地图等。
孤独症儿童表现轻重程度差异很大,症状复杂,常伴有情绪及行为异常、认知发展不平衡、睡眠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注意障碍、有过度活动倾向、感觉系统受损等表现,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
三、怎样早期发现孤独症?
1.积极参加孤独症筛查。
2.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情况,需要引起重视:6个月大时,没有灿烂的笑容或高兴的表情;9个月大时,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声音、笑容或面部表情;12个月大时,对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应,没有婴儿语,也没有和周围人姿势上的互动。
四、孤独症如何干预治疗?
早发现、早干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对于孤独症儿童的预后至关重要。年龄越小,大脑发育的可塑性越大,3岁前是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的黄金期。
康复训练包括语言训练、社交技能训练、行为矫正等,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家庭支持也很重要,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孤独症的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干预可以对孤独症核心障碍有改进,一般患儿至少需要2~3年的密集型干预。轻度的孤独症孩子经过科学的早期干预,预后非常理想,但在学龄期仍然需要持续的社交沟通技巧的帮助。
五、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
理解与接纳:理解他们的行为和需求,接纳他们的不同。
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充满爱的环境。
提供适当的引导: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引导他们学习社交技能和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