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院被二次元动画占领,二次元会是下一个烫手的好莱坞吗?
发布时间:2025-05-05 23:13:36 浏览量:3
文丨彩虹小马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最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日本动漫电影正在逐渐增多,当动漫爱好者感叹终于可以在电影院里看剧场版的时候,也憧憬着这样的时光能够长久点。
2025年的第一声钟声敲响,一场场樱花雨也落在了电影放映室里。这就是今年《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元旦跨年特殊场。在仓木麻衣的歌声里,所有人伴着樱花雨,在忘情合唱。
柯南跨年场樱花雨
要知道该电影20年前就已经在日本上映过了,多数观众在此之前也已经通过盗版网站或者线上媒体将这场京都冒险烂熟于心。可柯南这次登录院线还是吸引了260万人,短短十天之内《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就突破了一亿大关票房大关(相反《雄狮少年2》的累计票房才不到八千万)。
这场樱花雨不仅激起了动漫迷的悸动,也预示着中国市场对日本动漫电影的重视。
日本二次元电影的中国之旅一直都不是很顺利,很多热门ip电影一直在寻觅登陆中国电影市场的契机。直到2015年,《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国内上映,其5.3亿的票房成绩直接点燃了中国电影市场对于动漫的热情。这一年也因此被称为日本动漫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新开始。
当年《知音漫客》留下了大篇幅给该电影打广告
2024年中国市场总共上映15部日本动漫电影,仅次于2019年的19部。从票房数据来看,其中有7部电影票房过亿。并且《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甚至还杀入了2024年中国票房前十的位置。进入2025年,仅上半年(截至5月10日),就有9部日本二次元电影定档上映。
此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日本二次元电影似乎正在逐渐被中国观众所接纳。以目前大火的奥特曼系列为例,该系列曾在2011年上映过一部电影但票房,只有惨淡的1300万。而这可是奥特系列票房前五,也是圆谷公司起死回生的新系列开山之作——《超银河传说》(该电影在国内的上映时间还晚了两年)
该电影在当年有个颇为鬼畜的宣传,
叫做《1000个奥特曼大战1000个怪兽》
然而时至今日,虽然奥特曼电影再未登陆过中国市场,可刚刚结束的上海奥特曼演出会门票开售即空,且仅线上围观观众就高达8500万。当年那群看二次元动漫的小鬼已经长大,他们也开始有能力进行消费,并且为自己热爱的东西所买单。
二次元大火的背后,意味着相关市场受众的不断增多。谷子经济、动漫经济也助力着二次元动画电影的火热。
可二次元电影的火热能持续多久?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了解二次元动漫电影为什么会如此火热。之前在国内市场频频遇冷的二次元,如今在国内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拥趸?
日本二次元电影在国内能够火热的主要原因还是美式好莱坞电影的衰落。自从2012年签署《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之后,美式电影在国内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
时至今日,《钢铁侠》的影响力都余威不消。
当年,钢铁侠的扮演者宣布饰演杜姆
神君的时候几乎所有电影迷都震惊了
可成也漫威败也漫威。由于美国制片商们对于超英电影商业数据的眼红,好莱坞过度信任超英电影。几乎每一部电影都跟下崽似的带出好几部续作。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部电视剧
好莱坞开始躺在IP的功劳簿上懈怠了。可长达十年的同类型题材的输出,中国观众早已对【漫威】【变形金刚】等IP失去新鲜感了。这也是2018年《复仇者联盟4》上映之后,好莱坞票房断崖式下降的主要原因。
自此,超英电影已成绝唱
从票房数据分析,2018年之后,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仅有一部电影票房突破十亿大关。去年,好莱坞电影仅有一部电影杀入中国票房榜前十。就连好莱坞知名动漫IP小黄人的最新电影《神偷奶爸4》去年在中国也只收获了4亿票房,远低于《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7.91亿的票房数据。
这黄色的小人应该也算是
最近全球最火热的IP之一了
雪上加霜的是,伴随着好莱坞制片能力的退步,【政治正确】在美国文化圈也堂堂登场。美国DEI组织如同拉郎配一样将很多不合理的元素强加给好莱坞电影。这下本就没什么人愿意看的电影更加没人看了。
一直以来被人诟病的《新 白雪公主》
其实不只是中国观众厌倦了美式超级英雄,就连美国本土民众也开始对漫威和DC的超级英雄失去了兴趣。去年就有推特用户自发统计了全球漫画销量,结果尴尬地发现全球销量前十的漫画竟然都是日本人的作品。
前二十名几乎都是日漫,也都
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王道热血漫
而这已经是DC和漫威为了获取年轻读者也开始放下国际大牌IP的脸面转而投向日式文化的怀抱之后的结果了。
在这里放一张帅气的假面骑士蝙蝠侠(而漫威这个时候也正在与奥特曼进行联动)
如此低迷的电影数据也不得不让内地发行商们转换发行思路——与其让观众适应电影,不如让电影适应观众。而这正是现在国内动漫电影增多的主要原因。
此外,伴随着国内电影视效技术的提升,好莱坞的特效画面在中国观众面前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离开特效这瓶醋,中国观众实在是咽不下美式英雄这盘饺子。
这也是知乎近几年热议的话题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的年轻观众在小时候长期观看日本动漫,能够快速理解二次元动漫电影,并接受日本动漫文化的观念。日本二次元电影在上线之后因此也能快速在线上媒体传播,且相关电影话题也能够自发地带来热度,更容易制造小爆款电影,提高电影票房。
从发行角度而言,日本动漫电影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大多以买断制为主,即以固定的价格购买该电影在国内的发行权。这就使得中国发行方可以完全掌握电影的营销宣传节奏,将电影和发行活动捆绑进行。这也恰恰促进了线上媒体二次联动。
是的,去年的宫崎骏抖音AI滤镜的滤镜创作者就是《你想活出怎样人生》的官方抖音号
在去年电影频道采访中,路画影视总裁表示:“中国观众需要IP以一个整体形式出现,看电影不光是电影,还需要商品、应援、特典等一系列周边活动”。
因此国内很多动漫电影在发售时最起码都会配备特典赠品。此类赠品多数为海报、透卡等小物件。甚至很多观众都只是为了特典才去观影。
以今年刚上映的《孤独摇滚》为例,该电影为动漫总集篇,内容大多为已上映的动漫剧集内容。但就是因为购票附赠特典,让多数已看过原版动漫的观众心甘情愿地进入影院观看已经看过的内容,并斩获一千七百万票房(是《白雪公主》的1.5倍)。
甚至由于是版权买断,国内发行方基于中国市场会做更多贴合本土化的营销活动。而不是像好莱坞一样只做个首映礼就草草完事。
因此在今年《你的颜色》刚上映的时候,那些过于尴尬的影片观后感短视频才能被电影官方发出。时至今日,好莱坞影业也拉不下脸面设立专门的电影账号发这种尬尬的观后感视频。
对于动漫电影而言,电影质量固然重要,但电影所带来的社会讨论度才是是否出彩的关键。点映场、首映礼、配套海报这些都已经是动漫电影的基本操作。有些电影院甚至还会主动联系粉丝通过社交媒体自发进行【粉丝包场】,为此造势,试图将观影动漫变成小型漫展。
去年《排球少年》在国内上映时,很多
粉丝都自发地举行此类主题应援活动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教授武亚军在中国电影报道上也表示:“这种宣发实际上突破了原有的二次元壁垒,也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社交属性”。
去年《间谍过家家》火热的时候就有不少电影院在小程序上进行线下观影活动报名试水。当时小马所去的电影院所举办的两轮线下观影场次人数爆满。该活动由于效果良好,国内电影院在这几年上映的动漫电影中都依然保留着【线下观影活动】这一营销形式。
并且伴随着发行团队的不断成熟,很多独属于中国电影的氛围式观影营销方式也应用在动漫电影之中。无论是一开始我说的柯南樱花雨还是今年《你的颜色》的彩带雨,抑或《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的抖音AI滤镜。无不体现着中式现代元素和日式动漫文化的契合。而这也为每一个不了解二次元的人提供了了解动漫的机会。
机会提供给了圈外人,但是日本动漫电影真的能够吸引圈外人吗?还是说日本动漫也不过是披着ip的皮来圈中国电影的钱?
比如这段时间谷圈大火的《蓝色禁区》,只要你在大型谷子店中,一定能看到其蓝色的身影。可去年国内引进的《蓝色禁区:凪》只有三千多万的票房(《喜羊羊与灰太狼》去年的电影票房是他的三倍),日本动漫IP似乎也并不怎么挣钱。
一般来说大型的谷子店里都会
有这部运动番的谷子专区
其实在中国,动漫电影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火热。甚至很多电影上线之后能不保本都是个谜。网传《你的颜色》这次版权买断就已经花了200万美金,但是到目前为止累计票房才一千七八万。再抛去分给院线的成本800万,《你的颜色》可能已经亏本了。
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天子之气》《铃芽之旅》灾难三部曲,让观众想当然地以为日本电影就带着独特地艺术,。其标新立异的电影内容立马赢得了中国观众的期待。美国好莱坞从进入中国到被市场接受花了将近20年,而这一进程日式动漫电影只走了四五年。越来越多人也因此开始在网上鼓吹起了【日式动漫即将打破美式好莱坞神话】这样的论调。
尽管近两年日式动漫电影引进了不少,但是总体票房并没有多少提升。新海诚近几年的《天气之子》《铃芽之旅》虽然市场反应良好,但是两部电影的票房也都没有突破十亿大关。伴随着流媒体的盛行,观众的视线也很难被拉回大荧幕了,电影的颓势已成定局。
因此为了拉回观众,日式动漫电影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以新海诚、宫崎骏为代表的艺术创作派、他们将电影作为载体利用特殊的表达风格来展现自己的美术,并力图在电影之中埋藏自己的情感,而这些主观上的感受只有通过电影院才能够百分百与观众产生共鸣。
新海诚早期电影《云之彼端》,其后期
常用的十字光在该片大量出现
另一方面,就是漫画改编的剧场电影。这些作品在前期的动漫剧集播放时就已经收获了大量粉丝,而这些粉丝就是此类电影的主要受众。
不过,以新海诚、宫崎骏为代表的艺术创作派说白了还是IP文化的延续。只不过此类电影的ip属性是以创作者为主,而非电影本身。此类电影在中国的宣传很着重于剧情本身,而是创作者的头衔。宣传他们的电影不一定要宣传电影但是一定要宣传导演。
如果导演的名头不够响亮,那么这部票房的数据一定不好看。比如今年的《触碰你》,虽然其中的创作人员有《未闻花名》的编剧冈田麿里,但在社会的知名度远不如新海诚等知名制作人高,导致该影片宣传几乎没有人关注,最后的票房甚至连一千万都没有。
日本动漫电影在中国其实就像是另一种好莱坞。观众进入电影院只是为了看自己喜欢IP内容。每一张票据、每一次观影体验——二次元们都是在回应自己喜爱的事物。
伴随着动漫电影的兴盛,二次元电影其实也正在步好莱坞电影的后尘。新海城的灾难三部曲向市场证明了动画电影的消费潜力。也就在上个月,中国国家电影局也宣布将会逐步减少美国电影的引进数量,为日式动漫电影数量增多提供了可能。
而这些都为日本动漫电影引进中国市场提供了机会。日本进口片的份额在近些年也从之前的不足5%攀升至现在的25.9%。
虽然截至目前日式电影罕有能突破十亿票房,但是其稳定的粉丝经济也让内地发行商对其充满好感。伴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减少,日式动漫电影也势必会填补空缺,成为外文引进片的中流砥柱。
可另一方面伴随着春节档《哪吒2》的爆火,日本批片市场的价格也受到了影响。据相关电影博主称,日式动漫电影引进成本以后肯定会有所上涨。
在此之前,新海诚的电影引进成本为1500万美金左右、京阿尼的剧场版在120万-250万美金区间、《排球少年》类型的价格大概为400万美金。
那么涨价后的动漫电影是否能够扛得住如此沉重的成本,咱们暂时就不得而知了。
我只知道,在目前的电影院之中,我终于可以看到我想看的剧场版了。而不是顶着超过半年的延迟,惨兮兮地看着电脑,享受那份迟到的廉价欢乐。
往期推荐 点图可阅
救世王道秒变家庭伦理?主角“惨被剧情杀”?被全网吹爆的法国动作JRPG结局竟是南柯一梦?
没有跑跳功能的我,仅靠手枪的后坐力就跑完了整个地狱?
也欢迎大佬找姬投稿哦~ 投稿邮箱:crsq4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