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惠平:调理肺脾虚 巧治儿童过敏性鼻炎
更新时间:2025-04-22 18:05 浏览量:6
专家介绍: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参与并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儿科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重点病种的临床诊疗方案、指南、临床路径等研究与制定,临床擅长诊治小儿过敏性鼻炎、咳嗽、哮喘、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肾病等。
开春以来,过敏原增多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是很多患者的困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子痒、眼睛痒等症状对日常生活造成不小的影响,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引发过敏性结膜炎、中耳炎,甚至哮喘。
过敏性鼻炎在儿童呼吸道慢性疾病中较为常见,数据显示,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达20%~3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升高。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是导致过敏性鼻炎发生的两大因素,若父母一方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应及早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做好过敏性疾病的预防。
余惠平介绍,在中医看来,过敏性疾病与人的体质有关,往往存在虚证的人群抵抗力较差,更易患上过敏性疾病。明代世医万全就在宋代儿科名家钱乙的“脏腑虚实辨证”理论的基础上提到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的理论认识。因此,与成人不同的是,儿童患者一般是肺气虚、脾气虚或肺脾两虚引起的。特别是在春天这个容易受到风邪侵袭的季节里,过敏性鼻炎更易反复发作,一旦感冒还会加重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气温波动大、容易燥邪犯肺的秋天,也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针对每个患儿不同的体质来进行调理,常用的经典名方有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参苓白术散(补脾益气)等,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患儿个人体质做加减。余惠平表示,调理体质、增强免疫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1~3年,直到免疫功能恢复正常,应在每年2、3月和9、10月赶在过敏季来临之前做好预防。如果急性发作期症状较重,可同时使用中药和抗过敏药(包括口服药、喷剂等),一方面调理肺脾虚,另一方面减少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过敏性鼻炎患儿通常属于高敏体质,除了避免与已知过敏原接触以外,其他高致敏原也应尽量远离。例如,在过敏性鼻炎的急性发作期,以及过敏性鼻炎高发季,饮食上避免海鲜、牛羊肉等容易致敏的食物;尽量不要接触化学实验等刺激气味的环境;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休息,不可太过劳累,以免引起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本报记者 汪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