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30年全省儿童友好医院比例将达90%以上
更新时间:2025-04-21 22:45 浏览量:3
近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工作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明确将积极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到2025年底,全省30%的三级和15%的二级医院建成儿童友好医院;2027年全省儿童友好医院比例达到60%;2030年达90%以上。
设置儿童专用窗口
加强适儿化改造
为改善环境,打造舒适空间,《措施》提到,医疗机构环境、设施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生理需求和安全要求,在设置儿童医学科普知识宣传栏基础上,将儿童作品融入到儿童门诊、病房、公共空间等设计。开展儿童保健和儿童诊疗的机构,必须分别设置功能区域。以就医患儿为中心,优化门诊布局,血液采集区设置儿童专用窗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设置血液采集儿童专用窗口或儿童优先窗口。加强病房适儿化改造,推动设置双人间、三人间,鼓励增加单人间,开设家庭化病房,满足陪护需求。
优化儿童就医流程也是是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重要一环。《措施》要求,完善分时段预约诊疗,简化挂号操作流程,结合儿童就医特点合理安排号源数量,为医患沟通预留充足时间。加强退号与爽约管理,保障有序就诊。优化入出院流程,推广住院费用预结算、床旁结算。鼓励医院对闲置床位统一管理,在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等节点实现病床统一调配。
聚焦营养、近视、龋齿、心理异常、脊柱侧弯......
关注儿童早期发展
根据《措施》,山东要贯彻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服务理念,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儿童保健及诊疗全流程,普及儿童健康及疾病防治知识,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一对一精准健康指导。推广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基层儿童早期发展、儿童健康管理、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医药保健服务等,体现儿童早期发展理念,为儿童提供高质量保健、干预和诊疗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到2027年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85%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确定1家卫生院做强儿科(儿童保健)特色专科。
为加强合作,促进医校协同,《措施》明确支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担任幼儿园、中小学校健康副校(园)长,鼓励医疗机构通过派驻、兼职等方式解决校医和健康教育师资配备问题。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学校建立协同机制,开展学龄期儿童保健,落实中小学健康体检制度,聚焦营养、近视、龋齿、心理异常、脊柱侧弯等儿童健康主要问题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指导、疾病筛查和诊治。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儿童看病就医“少跑路”
《措施》要求,医院有明确的儿童友好服务宗旨,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组织运营、政策决策、资源配置、文化建设之中,将政策和资源优先用于儿童健康相关专业,制定合理、定向、持续的院内补偿机制。重视学科带头人及骨干人才培养,支持医务人员参加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和儿童保健人员培训。以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儿科专科联盟建设及“万名医护进乡村”为载体,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此外,《意见》要求各地要加强部门支持,夯实发展基础,发展改革、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对于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给予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