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儿童爱“插嘴”,家长可以这样教育引导

更新时间:2025-04-08 10:54  浏览量:6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儿童喜欢在大人说话时插嘴,往往会招来家长“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的阻止和批评。记者采访了多位家庭教育专家,他们认为,“插嘴”有时是儿童的一种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家长不要一味批评孩子的插嘴行为,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对此做出及时的、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儿童为什么喜欢插嘴?专家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在不断发展,往往因为强烈的表现欲,总想抓住机会插上几句话。有时孩子是因为好奇心,想通过插嘴弄清楚自己心中的疑问,有时是碰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想主动介入其中。有些儿童非常在意大人的看法,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家长,期望获得家长的认可,因此会在大人说话时以插嘴的方式来刷“存在感”。

面对儿童的插嘴行为,专家们建议,家长最好不要简单粗暴地制止,甚至当着外人的面严厉呵斥,这样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喜欢表达本来是件好事,如果家长一味制止和批评,可能会无形中挫伤孩子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击他在人际交往中的参与意识,让孩子产生自卑和胆怯心理。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

一、父母要言传身教,为爱插嘴的孩子树立榜样。有些父母间的交流也是互相不尊重,也是不耐烦倾听的,甚至大声吵架,这样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交谈方式。所以,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到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的榜样。

二、提前告知孩子不能随意打断长辈的交谈。日常中告诉儿童一些必要的礼仪,比如不要随意打断别人讲话、发言之前要征求别人的同意、要学会耐心等待轮流发言等,让儿童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学会适时、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提前告知的事项,孩子一般都会答应,只不过中途却没能控制自己,又跑来试图打断长辈谈话。父母可以用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手势来制止孩子这种不礼貌。

三、教导孩子倾听完别人说话后,再接话。父母可以尝试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孩子了解插嘴后给人的不适。只有孩子亲身经历体验过,才会自行修正自己的行为。

四、对孩子的表现需及时表扬。如果孩子一直尊重约定,在父母与人交谈中没有打断的话,父母可以事后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让孩子这种行为得到强化。

五、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如果父母在与他人交谈时,孩子又在现场的话,不管孩子大小,父母都应该向他人介绍,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重视,没有被忽略。家长以关爱、尊重、平等、宽容的态度与孩子交往,孩子自然也会学会尊重他人和倾听他人。

六、把握机会让孩子参与交谈。当孩子插嘴时的内容,刚好是父母与他人交谈的内容相关,可以尝试让孩子参与其中,引导孩子延伸思考,学习与沟通。交谈时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父母可以适当地为孩子解析。

专家们表示,儿童虽然与成人相比显得稚嫩无知,但是本身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家长应当尊重儿童的天性和成长规律,努力成为儿童成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促进儿童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记者 朱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