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红枣、红糖、阿胶…通通不补血?提醒总结:这4种食物才真正补血

更新时间:2025-01-26 10:55  浏览量:26

贫血,这个我们常常听到的词语,在生活中其实极为普遍。我国居民贫血率为 20.1%,也就是说,每 10 个人中就有 1 个贫血。在众多贫血类型中,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有 1/3 的儿童或育龄妇女患有缺铁性贫血。即便在发达国家,也有 20% 的育龄妇女被缺铁性贫血困扰。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如果未能及时补充,就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育龄妇女则可能因为月经不调,丢失过多铁元素而贫血。在农村地区,钩虫感染也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年男性以及已绝经的女性,如果出现缺铁性贫血,很可能是胃肠道恶性肿瘤引起慢性出血导致的。

老年人:贫血的高发人群,症状还很隐匿

再来说说杜爷爷的故事。杜爷爷七十多岁了,最近胃口一直不好,家人都以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可慢慢地,杜爷爷的脸色越来越苍白,身体也越来越虚弱,甚至到了起不了床的地步。家人才急忙把他送到医院。一查血常规,医生都惊呆了:杜爷爷的血红蛋白只有 2 克,属于极为严重的贫血!医生赶忙进行抢救,又是输血又是输液,才稳住了病情。杜爷爷的情况并非个例。老年人更容易贫血,除了疾病原因,还和特殊体质有关。随着年龄增长,骨髓脂肪组织增多,造血红骨髓减少;雄性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系干细胞的分化成熟;红细胞内各种酶氧化活性与代谢功能降低,使红细胞脆性增加,寿命缩短。这些都是老人易患贫血的因素。

此外,老人胃肠功能减退,胃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影响营养物质吸收;膳食失调或食物搭配不合理,也会使老人更容易贫血。而且,老人免疫功能普遍降低,可能引发细胞性免疫异常,破坏自身正常组织,产生自身免疫性贫血;还容易因免疫功能降低引发感染性疾病、肿瘤,进而产生继发性贫血。所以,老人不能觉得能吃能喝就不会贫血。一旦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耳鸣眼花、面色不佳,或者体力活动时心慌、气短等症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要以为只是年纪大易劳累或休息不足。

补血误区:红枣、红糖、阿胶,真的能补血吗?

很多人认为贫血就要补血,于是各种补血药、补血偏方盛行,红枣、枸杞、当归等号称有补血功能的中药也十分畅销。但贫血真的就一定要补血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王文生主任指出,当发现自己有贫血迹象时,应先去医院查清贫血类型,而不是凭经验自行决定吃什么补血。因为有些食物并不能起到补血作用。比如,很多女性一发现贫血,就想着吃阿胶等补血药物,或者吃红枣、红糖等红色食物,但这不一定管用。贫血的原因十分复杂,只有找到病因才能有效干预。自行大量补充蛋白质,或者吃红枣、赤豆等红色食物,反而可能延误病情。那么,能不能通过食补改善贫血呢?答案是有些贫血可以,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如果中老年人的贫血属于这两种类型,就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来补血。

真正补血的四种食物

红肉:猪、牛、羊等红肉富含血红蛋白铁,补充效果较好。以牛肉为例,每 100 克牛肉含铁量可达 3.3 毫克,含量高且吸收率强。想象一下,一块鲜嫩的牛排,不仅美味,还能为身体补充铁元素,是不是很赞?动物血:动物血液中同样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猪血的铁含量达到 8.7 毫克 / 100 克,且吸收率高,堪称补血上品。不过,食用动物血时一定要加热至熟透,千万不能生食。

肝脏:动物肝脏和红肉、动物血类似,含铁量也很高。猪肝的铁含量甚至达到 22.6 毫克 / 100 克,且吸收率在 30% 以上。不仅中老年人可以吃,婴幼儿添加辅食时也可以适量食用。

新鲜蔬果:新鲜蔬果富含水分、维生素 C 和叶酸。维生素 C 和叶酸能促进血红素铁的有效利用,叶酸本身还有 “预防恶性贫血” 的作用,有助于血红蛋白合成。所以,每天要保证摄入足够的新鲜、安全、多色的蔬菜水果,预防缺铁性贫血。

标签: 补血 红枣 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