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相通,命运与共🤝
发布时间:2025-10-27 08:18:00 浏览量:1
聚焦“双一流”(198)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紧紧围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成功举办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从菁菁校园到广袤乡村,从民族团结到国际传播,一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语言盛宴”全面展开。
组织有力 统筹推进
中南大高度重视推普工作,积极构建“校级统筹、部门协同、单位落实”三级工作机制,制定实施第28届推普周活动方案,明确七大重点任务,涵盖语言文字主题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志愿服务、国际传播、科学研究等多个维度,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开展。
宣传先行 氛围浓厚
全媒体发声
依托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官网及各地方平台发布推普专题内容,累计推送报道70余次,总阅读量突破13万。特色活动获《光明日报》、中国青年志愿者公众号、湖北省教育厅官网、湖北日报、武汉市教育局等多家官方媒体报道。
微视频传播
制作发布《“儿童文学阅读团队”志愿行》《普通话乡村行》2部“微视频”,累计播放量超1万次,实现“以文化人、以声传情”的宣传效果。
活动纷呈 深入人心
将普通话推广
与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举办“国旗故事会”“理论宣讲比赛”
“迎新生朗诵晚会”等语言文化活动
树立“讲好普通话、讲好中国故事”青春榜样
▲文澜学院开展升国旗仪式暨“国旗故事会”主题教育活动
▲工商管理学院2025级本科新生开展“党旗在军营中飘扬”理论宣讲比赛
▲校主持人工作室在2025迎新生文艺晚会上表演朗诵作品《我喜欢出发》
阵地建设 服务示范
档案馆、校史馆
开展讲解员普通话培训
提供标准讲解服务
张贴宣传海报
营造“说好普通话,用好文明语”良好环境
▲校史馆面向公众提供全程普通话标准讲解服务
▲张贴推普周宣传海报,播放推广普通话宣传标语,营造“说好普通话,用好文明语”的良好环境
品牌引领 模式创新
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
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将普通话推广与民生服务、文化交融、社区治理深度结合,开展“莲莲公益课堂”“美美之音微电台”及“新青年下乡” 志愿服务活动等特色品牌活动。
▲9月14日下午,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走进鲁广社区指定场地,为阿卜杜餐饮店的员工们带来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务实、形式生动的“安全生产+就医知识”双语教学专场活动
▲9月15日,在武昌起义门社区,服务团的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普及普通话相关知识,帮民族群众打下扎实的普通话基础,助力他们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自2018年项目启动以来
相关课程已累积覆盖5000+人次
360余名志愿者用脚步丈量社区
开展241次关爱行动
“莲莲公益课堂”的灯火照亮100+个家庭
这不仅助力少数民族群众
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更以教育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为乡村振兴储备人力资本
儿童文学阅读推广团队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追光筑梦·彩云同音”儿童文学阅读推广团队深入芒市风平镇中心小学、三台山德昂族乡九年制学校等六所基层学校,借助“民族非遗阅读营”“中缅艺术创想工坊”“文化体验手工坊”开展经典儿童绘本阅读活动。
▲“追光筑梦·彩云同音”团队赴芒市与瑞丽市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推广活动
自2015年以来
该团队深入湖北、四川、
云南、新疆等地
通过支教、赠书、演剧、
建基地和朗读亭以及融媒体等多种方式
开展推普活动18期
覆盖3000余人次
▲团队教师共创作30多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共500余万字,屡次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小百花儿童文学奖等国内大奖,多部作品版权输出海外。《儿童文学阅读推广的垂直化和品牌化路径探索》项目获批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特色工作项目
志愿服务 辐射全国
学校组建多支暑期社会实践队、青年志愿服务团赴甘肃、新疆、四川、河南等地开展普通话培训、儿童文学阅读、税法知识普及等志愿服务活动,相关活动被《光明日报》、中国青年志愿者公众号等广泛报道,凸显学校在融入基层治理、促进民族团结中的积极作用。
▲“筑梦祁连”志愿服务队赴甘肃酒泉,开设“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以及新兴领域群体未成年子女等少年儿童群体讲授儿童文学阅读推广和普通话推广课程,活动获《光明日报》、中国青年志愿者公众号、湖北日报、甘肃日报、酒泉日报等官方媒体报道
▲“语你共进”实践队赴新疆伊宁县博斯坦村,开设普通话集中培训班、举办“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发放推普资料,覆盖村民儿童数百人次,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财税星火凉山筑梦”实践队赴四川凉山越西县文星中学,开展普通话教学与文化交流活动,将推普与爱国主义教育、校史传承相结合,坚定了学生投身国家建设的理想信念
▲“寻根中原”实践队赴河南宝丰,开展财税知识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用普通话为小学生讲授基础知识,同时深入调研学习,将语言推广与专业实践、红色教育相融合
乡村振兴 语言助力
高原送教
8月20日,基地赴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实地调研古露镇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情况,掌握那曲高海拔农牧区普通话教学推广的第一手资料,助力区域教育发展与民族团结。
▲基地执行主任罗晓静率队赴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
乡村推普
9月18日,学校赴咸宁市通城县麦市镇中心完小开展“普通话乡村行”活动,为咸宁通城县麦市镇捐赠价值1万余元的图书绘本、笔墨纸砚等物资,开设书法示范、绘本讲解、绕口令闯关、朗诵训练等特色课堂,点燃孩子们的语言兴趣。
▲学校在咸宁市通城县麦市镇中心完小组织开展“普通话乡村行”活动
中文筑桥 故事传声
国际教育学院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组织国际学生参与“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第七届诵写讲之诗词讲解大赛、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活动、2025国际中文日HSK短视频大赛等,让中文成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尼日利亚籍学生齐云嵩荣获“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冠军
▲蒙古籍学生彩文赴珠海参加第七届诵写讲之诗词讲解大赛全国总决赛
▲承办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活动,组织8国中外青年赴湖北咸宁通城县调研,用中文讲述乡村振兴故事
▲学校荣获2025国际中文日HSK短视频大赛优秀组织奖
科研支撑 智力赋能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智力优势,积极开展语言文字科学研究,服务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1支团队通过教育部中华文化优秀课程多语种数字化全球传播计划建设团队专家审核,该项目自2025年7月启动实施,全国3200个团队申请,121支团队通过专家审核,湖北省仅3支团队入选。组织申报国家语委2025年度科研规划项目3项。基地教师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语言传播相关研究成果。
展望未来,中南大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任务,持续推动语言文字工作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为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中南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