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头倒下,关店11万家,线下商场怎样才能活下来?
发布时间:2025-10-16 15:25:34 浏览量:1
武汉亚贸广场关了,开了二十八年,以前人挤人,现在连灯都不怎么开,这也不是个例,二零二三年全国有二十一家大商场关门,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也没躲过去,武汉王府井百货也撑不住了,二十六年历史,清仓甩卖完就彻底停了,数据不会说谎,二零一五年一家商场平均每天能有四万七千人,到了二零二三年,只剩两万,人少了一半还多。
以前商场是大家爱去的地方,北京国贸商城九十年代开张,人排着队进去,跟过节似的,SKP从二〇一二年赚六十五亿,到二〇一九年涨到一百五十三亿,万达那会儿一年开十八家商场,公司收入直接破了千亿,可现在呢,二〇二四年第三季度,全国一天关掉十六家商场,三楼四楼空了一半以上,灯没开,电梯停了,连保安都懒得转悠,永辉超市一个季度关了三十三家店,连这种大公司都撑不住了。
有人说都是电商害的,可其实没那么简单,商场自己也有问题,一楼卖口红,二楼卖裙子,三楼卖球鞋,顶楼吃火锅,全国都一样,你逛一家就知道别的长啥样,年轻人喜欢的小众品牌、独立设计,根本进不了主流商场,租金还在往上涨,上海五角场的铺子,一平米一天从八块涨到二十二块,翻了一倍多,员工工资、社保、提成加起来,一个人一年要花十万,水电、仓库、物流全算上,东西卖得比网上贵是躲不掉的,同一件羽绒服,线下卖一千二百,线上只要六百,还能用券,退货更省事,快递上门取件,你连手指都不用动。
有人过得挺踏实,山姆超市去年赚了快一千亿,会员接近九百万,它不靠打折,靠的是独家大包装、网红蛋糕、定制家具,让人觉得东西没白买,胖东来更不一样,光茶叶就卖了六个多亿,它不拼价格,拼的是服务,衣服脏了帮你熨,家电坏了帮你修,东西多帮你存,导购像熟人一样陪你挑,顾客不是来买东西,是来放心地过日子,它们不是在租店铺,是在搭一个让人愿意天天来的日子。
老商场也在琢磨怎么活过来,湛江有个开了二十五年的商场,改成了美食街加潮牌区,还立了个叫“湛小蚝”的雕塑,年轻人一窝蜂跑去拍照,上海和成都的一些商场开始摆市集,办小音乐会,设亲子阅读角,搞女性茶话会,它们不比谁家品牌多,比谁更能让人待得住,人不是来买东西的,是来晃悠、聊天、找点乐子的,消费真要复苏,不在人多不多,而在人愿不愿意多坐一会儿。
消费没消失,只是去了别处,商场要是还靠着收租、堆品牌撑着,早晚变成一堆没人气的水泥块,能活下来的,是让人愿意停下来、愿意拍照片、愿意再来的地儿,不是卖东西的铺子,是装日子的地方,谁能让顾客觉得这儿真不一样,谁就能站住脚,别光盯着货架了,看看人心里真想干点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