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三步魔法,让孩子不再说「我不会」

发布时间:2025-10-16 10:20:28  浏览量:3

那个周五的下午,阳光斜斜地照进儿童房,五岁的女儿小雨坐在地板上,面对着一盒崭新的积木套装,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妈妈,我不会,”她的小手紧紧攥着包装盒上的图片,“这个城堡太难了,我永远也拼不出来。”

我看着她颤抖的肩膀,想起自己小时候面对新挑战时那种心脏快要跳出胸膛的感觉。许多孩子甚至成人都有过这种害怕的经历,而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理解和安慰受惊吓的孩子,而不是强迫他们否认或掩饰害怕。我轻轻坐在她身边,没有急着去碰那些积木,只是摸了摸她的头:“让妈妈告诉你一个秘密好不好?妈妈小时候也有个‘三步魔法’,每当觉得什么事情做不到的时候,就会用这个魔法。”

第一步:让呼吸带走不安

“来,先跟妈妈一起做,”我拉着她的小手放在她起伏的小胸口上,“闭上眼睛,慢慢地吸一口气……”小雨抽噎着模仿我,深深吸气,再缓缓吐出。我们重复了三次,她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下来。

这是魔法最重要的一步——深吸一口气平静情绪。当孩子陷入“我不会”的绝望时,大脑已经被恐惧占据了。通过简单的呼吸调整,能帮助孩子从情绪漩涡中回到当下。我告诉她:“这种感觉就像给心里的小气球放掉一点气,让它不再那么胀胀的、难受的。”

第二步:找到最小的第一步

看着地上散落的近百块积木,小雨的眼神又变得焦虑起来。我拿起最基础的那块方形积木:“宝贝,你觉得拼整个城堡很难对不对?那我们不拼城堡了,今天就只拼这一块积木,可以吗?”

找出最小的第一步——这是将庞大挑战分解的关键。我没有要求她立刻看到最终结果,而是引导她聚焦在当下最容易完成的小动作上。当她成功将那块积木放在正确位置时,脸上闪过了一丝微小的成就感。

“看,你已经开始了!”我及时肯定她的尝试,“有时候最大的困难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心里那个‘我做不到’的声音。”

第三步:说出魔法口诀

“现在,轮到我们魔法的最后一步了,”我握住她的小手,“跟着妈妈说——我可以试试看。”

小雨怯生生地重复:“我可以试试看。”声音细若蚊蝇。

“再大声一点怎么样?让心里那个害怕的小人也听到。”

“我可以试试看!”这次声音响亮了许多,她的眼睛也开始有光了。

这句简单的“我可以试试看”就是转变的关键。它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一种开放、尝试的态度。当孩子说出这句话时,他们已经开始从被动恐惧转向主动探索了。

随后的几周,我们每天都用这个“三步魔法”面对各种挑战——从系鞋带到独自入睡。每次小雨感到畏惧时,我都会提醒她:“还记得我们的魔法吗?”渐渐地,她不再需要我的提醒,开始自己主动运用起来。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月后的幼儿园手工比赛。老师后来告诉我,当其他孩子都在抱怨“太难了”的时候,她看见小雨独自坐在角落,先做了个深呼吸,然后开始整理材料,嘴里还小声念叨着“我可以试试看”。那天,小雨独立完成了一个漂亮的纸花瓶,虽然不像其他孩子的那样完美,但每一个细节都是她自己思考和解决的成果。

昨天晚上,小雨在拼图时又遇到了困难。我正准备上前帮忙,却看见她放下手中的拼图片,自言自语道:“先呼吸,找一小块,我可以试试看。”那一刻,我悄悄退后,看着她一次次尝试,最终靠自己解决了问题。

从“我不会”到“我试试看”的转变

如今的小雨依然会遇到困难,但“我不会”已经渐渐从她的词汇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带着希望的“我试试看”。这种转变不仅源于技巧的学习,更来源于她开始信任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

作为母亲,我深知无法永远为孩子扫清前路上的所有障碍。但通过这个简单的“三步魔法”,我给了她一件比保护更珍贵的礼物——面对未知的勇气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信心。每一次小小的尝试都在积累着她的成功体验,让她明白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辉煌,而是由无数个“我试试看”串联起来的动人旅程。

温暖的亲子关系就藏在这些日常的魔法时刻里——不是完美的结果,而是共同面对困难时的那份理解和陪伴。当我们的孩子学会在挑战面前深吸一口气,然后勇敢地说出“我可以试试看”,他们已经掌握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魔法——将恐惧转化为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