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留守儿童一个“家”,扬州乡村小学校长上榜“中国好人”
发布时间:2025-10-15 21:18:55 浏览量:4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邮轩 记者 顾潇)10月15日,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正式发布,扬州高邮市三垛镇司徒实验小学校长张玉明榜上有名。这份荣誉,见证了他37年如一日扎根乡村、守护孩子的教育初心。
每天下午4时50分,放学的铃声在司徒实验小学响起。孩子们欢快地奔向校门口,却有一群孩子转身跑向校园里一个特别的角落——那是张玉明校长为他们亲手打造的“留守儿童之家”。
张玉明1988年从学校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任教。一代代农家娃在他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他深知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最需要什么。2021年11月,张玉明下定决心要建一个真正的“家”,给这些孩子一个温暖的港湾。那年除夕,张玉明在朋友圈发出一封深情的邀约信,邀请校友们共同为“留守儿童之家”出力。没想到,爱心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有人捐空调,有人送床铺,响应之热烈超出预期。
、
张玉明和老师们把几间闲置教室收拾出来,改造成宿舍、食堂和活动室。装热水器、买洗衣机、建新洗手间……每个细节都想得很周到。2022年春天,“家”真的建成了,13个孩子成为首批入住者,周一至周五享受免费食宿。
“张校长对这些孩子就像对亲孙子一样!”食堂阿姨崔付英说得特别实在。这里的锅碗瓢盆全是新的,食材每天采购新鲜的。张玉明还特别交代:“绝不能用中午食堂的剩菜。”翟高敏是驻守在这个“家”里的老师之一。“每天放学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吃饭、聊天、搞活动,既是陪伴,也是守护。”
每逢佳节,这个“家”就格外热闹——做汤圆、包粽子、吃月饼,孩子们欢聚一堂,笑声不断。春节和六一儿童节,张玉明总会自掏腰包为孩子们添置新衣。“我就是要让他们体体面面地走在大街上!”他说。
更暖心的是,张玉明特别在意孩子和父母的联系。他动员孩子们给在外打工的爸妈写信,专门准备了手机让他们视频通话,还经常邀请家长来“家”里坐坐。“孩子住进来后,习惯变好了,学习进步了,我们在外打工特别放心。”六年级学生王烁(化名)的父亲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
高邮市教体局和三垛镇政府也一直支持这个特别的“家”,不仅在经费上给予保障,更在各方面提供倾斜支持。
37年,张玉明真正成为了乡村教育的“守灯人”——守着讲台,点亮孩子的梦想;守着这个“家”,温暖孩子的成长路。他的事迹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只有“放不下”的牵挂和“再多做一点”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