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夏秋之交易生病是错觉吗?最近儿童感染性疾病高发了

发布时间:2025-10-11 20:53:25  浏览量:7

最近儿童发热疾病高发,特别是很多没有流行的手足口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比较多,现在也发现流感疾病也悄悄出来了。

手足口病主要的病原体是柯萨奇A6病毒,这种病毒代替了EV71病原体,因为绝大多数儿童接种这种疫苗。

这种病毒感染皮疹也通常比较严重。

呼吸合胞病毒感染很多儿童没有听到明显喘鸣音,但是咳嗽非常剧烈,也和以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特点有所不同。

这些出现的新的临床问题,也是医生和家长们应该关心的。

为什么夏秋之交感染性疾病容易高发?

一、昼夜温差大触发儿童生病的关键诱因
夏秋交替的核心特征是昼夜温差显著增大,我国北方早晚温差可达10-15℃,南方也有5-8℃波动。儿童体温调节能力尚未成熟对冷热变化的适应能力差:
受凉:早晚低温时,儿童若未及时添衣,易导致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呼吸道屏障功能下降,特别是很多病毒,比如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易侵入。
受热:中午高温时,儿童出汗多,若未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体液丢失,血液浓缩,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同时汗液中的盐分流失会影响体内电解质平衡,进一步削弱免疫力。


二、儿童生理特点加剧了季节交替的易感性
儿童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及呼吸道黏膜均处于发育阶段,对季节变化的耐受能力更弱。
1.免疫力发育不完善:儿童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功能尚未成熟,抗体水平较低,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弱。尤其是6个月至6岁儿童,母体传递的抗体已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建立,是夏秋交替期传染病的高危人群。
2.呼吸道黏膜娇嫩:儿童呼吸道黏膜下血管丰富、分泌腺较少,对干燥、寒冷的耐受能力差。夏秋交替时,空气湿度下降(如北方秋燥),儿童呼吸道黏膜易出现干燥、充血,病毒(如鼻病毒、呼吸合胞病毒)易附着并侵入黏膜细胞,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感冒、肺炎。


三、环境协同因素放大了生病风险
夏秋交替,但是总体气温还是比较高,这些高温的环境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儿童感染的概率,特别手足口病病原体相对其他季节比较活跃,突然降温环境,也使得另外一些病毒活跃,比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易通过飞沫或多风的环境而传播。
轮状病毒也喜欢在秋季高发,所谓秋季腹泻等,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四:秋季是开学季,增加免疫力低下人群聚集原因

聚集性活动增加,夏秋交替正值开学季,儿童聚集性活动增多,特别是幼儿园,病原体易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尤其是密闭空间,若通风不良,病毒浓度升高,感染风险可增加。


“夏秋之交易生病”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这是由于季节交替温差变化、儿童生理特点及环境病原体活跃和聚集环境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错觉。通过合理增减衣物、调整饮食、加强个人卫生及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儿童在季节交替期的生病风险。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如果有类似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请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每天分享一点点儿童健康知识,每天进步一点点,点个赞或者在看,让更多家长了解到儿童疾病的相关的科普知识。如果需要儿科专业咨询,可以通过好大夫在线APP,找柯友建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