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儿子张口就是 “那咋了?”,我用同款怼到他崩溃:亲子沟通最怕 “复刻式伤害”
发布时间:2025-10-01 20:56:31 浏览量:1
晚上七点半,我把热好的牛奶放在儿子书桌旁,瞥见他作业本上空白的大题,忍不住多问了句:“这道数学题怎么没写?上课没听懂吗?”
话音刚落,儿子头也没抬,手指还在手机屏幕上划着,轻飘飘扔过来一句:“那咋了?”
我瞬间像被点燃的炮仗。这已经是这周第三次了 —— 提醒他背英语单词,他说 “那咋了”;让他少玩会儿游戏,他还是 “那咋了”。明明是关心,到他这儿全成了多余,那漫不经心的语气里,藏着的敷衍像小刺一样扎人。
火一上来,我也没顾上好好说话。等他终于放下手机,问我 “妈,明天要带美术工具吗”,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回了句:“那咋了?”
儿子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诧异,接着又问:“我意思是要不要提前装书包里,免得早上忘带。” 我还在气头上,梗着脖子重复:“那咋了?”
这一次,他的脸瞬间涨红,猛地把笔摔在桌上:“你到底想怎么样?我好好跟你说话,你为什么总怼我?” 我正要反驳,却看见他眼眶红了,声音也带着哭腔:“你觉得我敷衍你,可你现在不也一样吗?”
说完,他转身冲进房间,“砰” 地一声关上了门。我站在原地,手里还握着没递出去的苹果,突然就愣住了。
刚才儿子眼里的委屈,和我每次听到 “那咋了” 时的愤怒,其实是同一种情绪 —— 不被尊重,不被认真对待。我总觉得他的敷衍是不体谅父母,却忘了自己赌气时的 “复刻式反击”,比他的话更伤人。
后来我坐在他房门口,想起他小学时的样子。那时候他什么都愿意跟我说,放学路上会叽叽喳喳讲同学间的趣事,遇到难题也会主动问 “妈妈怎么办”。什么时候开始,他变成了只会说 “那咋了” 的少年?
或许是有次他说 “妈妈,我们班新转来的同学好厉害”,我忙着看手机,随便应了句 “知道了”;或许是他抱怨 “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我没等他说完就批评 “你就是不想写作业”。那些我没放在心上的敷衍,慢慢变成了他回应我的方式。
那天晚上,我敲开儿子的房门,递给他一杯温蜂蜜水,认真跟他道歉:“妈妈白天不该用你的话怼你,是我太冲动了。” 他没说话,却轻轻拉了拉我的衣角。
后来我们聊了很久,他说其实每次说 “那咋了”,都是因为觉得我在 “挑刺”,明明是关心,却总带着 “你又没做好” 的语气;而我也告诉他,他的敷衍会让我觉得 “自己的关心很多余”。
原来亲子间的沟通,从来都不是 “以牙还牙” 的较量。一句 “那咋了” 的背后,可能藏着孩子的叛逆,也可能藏着家长的急躁。但只有放下赌气的对抗,认真听对方把话说完,尊重才不会变成彼此伤害的武器。
现在再遇到儿子语气敷衍的时候,我会先深吸一口气,问他:“你是不是现在不想聊这个?等你想说好的时候,妈妈再听你说。” 而他,也慢慢学会了把 “那咋了” 换成 “妈,我现在有点烦,等会儿跟你说行吗?”
亲子之间哪有那么多解不开的矛盾,不过是需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对抗。别让一句赌气的话,堵住了孩子想跟你靠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