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46趟亲子旅行后发现:国庆出门和不出门的孩子,差距不止一点
发布时间:2025-09-30 12:00:00 浏览量:1
你好,我是蓁蓁,一个80后宝妈~
家有12岁儿子,在科学养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还记得9年前的国庆假期,我手忙脚乱地带3岁的Coco,第一次出远门的情形。
那天在火车站,他特别兴奋,跟刚认识的小哥哥小姐姐都玩得很好。
9年46趟亲子旅行之后,那个曾经的小豆丁,如今已经开始拿着地图,规划这次国庆假期,我们一家三口的行程安排了。
很多人问我:这么多年,钱也没存下,光带孩子出门了,这是图什么呢?孩子那么小能记住什么?
我总会笑着说:旅行不是为了填满孩子的记忆……
我家Coco爸爸是旅行定制师,有26年旅行策划经验,带过的团队不计其数,他说在带团的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那些经常在假期出门的孩子和很少旅行的孩子,真的不一样。
旅行其实就是给孩子换了个全新的环境,过程中他要面对紧凑的行程、新鲜的饮食、陌生的团友,这种密集的新鲜刺激,是大脑发展的关键契机。
在旅途中,孩子大脑中的多个关键区域都会被激活,像海绵一样吸收新鲜事物,这对孩子的认知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记得小时候,每次旅行回来,我家奶奶都会夸奖Coco,又长大了、懂事了好多!
这就是肉眼可见的进步!
如今Coco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升入初中也就用了一个星期,就适应了初中紧张的节奏。
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他总能想出解决方法,从来不会退缩、放弃。
对于班里的少数民族交换生,他也表现出惊人的接受能力和理解力,能迅速跟他们打成一片。
在旅途中,孩子会遇到很多陌生人,有些是同龄人,有些是工作人员,有些是孩子家长。
如何跟这些人相处,考验的就是孩子的情商了!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团里有位妈妈跟女儿生气了,把女儿叫回房间,我们都判断她女儿肯定是要挨批的。
Coco跟这个小姐姐玩得挺好的,他就想要去“救救她”。
于是我们端着果盘,假装去她家串门,一通互动之后,缓解了母子之间的“战争”。
Coco可自豪了!
也是因为在旅途中,见过很多“悲欢离合”,也见过了在突发状况下,不同的人如何处理事情、处理情绪,所以Coco的情商显得比同龄人高很多。
有时同学叛逆顶撞家长,他也会觉得他们很幼稚,与我和他爸发生分歧的时候,他也会选择积极沟通,而不是冷战。
孩子情商高了,在学校就能有一群朋友围在身边,这样校园霸凌也会悄悄远离他。
或许你会说:我家孩子假期待在家也很开心啊!
但你可能不知道,大自然对于大人孩子都有着神奇的疗愈作用。
今年暑期,亲子游人群占出行总人数的35%,同比大幅增长50%。
这不是偶然,而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旅行所带来的是孩子的适应力、专注力和学习力的差距。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冬天到南方去旅行,赶上下雨大家都冻得不行,Coco小手冰凉还告诉我“不冷”,回到酒店,我赶紧给他冲了一碗“葱姜陈皮水”,神奇的是:衣服都打湿了他也没感冒。
在旅途中,孩子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安排好的大餐没有了、说好要参观的博物馆进不去,这时考验的就是一个孩子的灵活性了!
一开始Coco也会不开心,但次数多了,他就知道这就是旅行的随机性,他总会马上规划其他安排,争取让这段时间不虚度。
在陌生的环境中,我都是跟他一起打开地图找路,换乘地铁的时候,也会问他如何倒车。
这时,他需要调动多重感官,接收新事物并做出分析判断,这能极大提升他的视觉空间能力,而这个能力与数学成绩密切相关。
不只是我儿子,这些年跟着我们一起旅行的团友有不少,他们都反馈说,每次出门回来,孩子的作文里就会充满了生动的旅行见闻和观察感悟,老师都说文章充满了灵性。
经历过46次旅行之后,我也发现,在孩子看来去哪里并不重要,只要是跟家长一起出游,他们就会心满意足。
尤其是国庆长假,去哪儿都人多,那我们就可以考虑“周边游”、“反向旅行”,到当地的农场去看一看,去没那么出名的小村落里住两天。
只要是全新的环境,只要家长肯放下手机,那就是高质量的亲子体验,就是完美假期。
最重要的不是去哪,而是你和孩子在一起,一起探索全新的世界!
这个国庆假期,你准备带孩子去哪儿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