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九峰山动物园“破局”探索——“儿童友好”的“趣”探之旅
发布时间:2025-09-30 11:41:28 浏览量:1
9月29日,南平九峰山动物园内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正紧张地搭建展位和装饰,为迎接国庆期间举办的“童趣秘境 萌宠计划”活动做最后准备。经过百余日的改造,这座有着43年历史的动物园在今年8月15日重新开园,并将迎来焕新后的第一个国庆假期。
一次发展探路,一场理念重塑
位于延平的南平九峰山动物园建于1982年,占地8.3公顷,承载着几代市民的集体记忆。然而,与全国众多中小城市的老旧动物园一样,它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门票是九峰山动物园的主要营业收入。在游客量增长缓慢、票价保持低位的同时,动物饲养、医疗保健和设施维护等运营成本却持续攀升,资金压力日益凸显。
更为紧迫的是,场馆老化、笼舍陈旧等问题逐渐暴露,既难以满足现代动物福利的要求,也影响了游客的参观体验。这一困境不仅关系着动物园的生存发展,更直接影响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提升。
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迫在眉睫。“我们要从根本上打破人们对九峰山动物园的传统印象。”动物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深思熟虑后,园区尝试通过甄选专业团队,以打造特色主题区、开发文创产品和开展跨界合作等多元策略,开拓收入渠道并提升品牌影响力,构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次硬件改造,一场人文升级
作为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项目,九峰山动物园的改造工作获得了南平市、延平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5月8日,动物园改造升级工程启动,正式向“儿童友好型动物园”迈进。
园区的提升改造,于细微处彰显出“儿童友好”的精心考量。经动物园工作人员指引,记者的目光也随之落向园区的各个角落——
映入眼帘的是经过硬化处理的崭新路面,平整的沥青与地砖上跃动着一条条彩色的道路标识,不仅便于婴儿车推行,亦点亮了孩子们的游园路线。
萌趣盎然的花墙、充满手绘风格的墙绘以及憨态可掬的卡通指引牌,极大地贴合了儿童的审美喜好。
在“不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以旧翻新”的原则指导下,猴舍、水禽湖等核心场馆得以全面翻新。猴山的安全护栏被加高,水禽湖的介绍牌则被设置在仅齐成人腰部的高度,以更好地契合孩子们的视线。
动物园的核心使命,从来不止于展示动物,更在于搭建一座连接人类与自然的桥梁,让我们学会理解与敬畏每一个生命。
都说山麂“胆小如鼠”,可园区收养的那只早已逆袭成“情绪稳定大师”,C位出道成为小动物村的“显眼包”;那只成为孤儿的猴宝宝,在饲养员“奶爸”“奶妈”的精心呵护下,连吸奶、翻身都萌化人心;更有那些成日“拜访”的野生白鹇,熟门熟路地串门,一副“自来熟”的架势……
在这里,儿童不仅是游客,更是参与者和共创者。闽北日报小记者团的探园活动则是一堂“移动的实践课”,孩子们亲手绘制科普牌,用童真的笔触传递关爱。而“我梦想中的动物园”征集活动,更是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直接汇入未来发展的蓝图,践行了“儿童友好”的共建理念。
一次业态焕新,一场体验盛宴
运营转型的成效需要市场检验,而国庆假期的“童趣秘境 萌宠计划”活动,正是一次顺应市民期待的有益尝试。园区通过四大场景的微提升,打造沉浸式萌宠互动,并结合市集与文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适度的改造和活动注入差异化体验,丰富项目类型,增强参与感和互动性,打造儿童新社交场景。
动物园巧妙利用有限空间开辟的儿童创意市集,成为孩子们大显身手的舞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亲手布置摊位,为自己的闲置玩具、手工作品以及动物主题纪念品定价交易,不仅极大丰富了游园体验,还能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场景中锻炼财商能力、社交技巧。国庆期间,九峰山动物园首批文创产品也将精彩亮相。
作为惊喜制造者,熊猫、青蛙、白熊和卡皮巴拉等动物人偶,会不定时、不定点地随机出现在园区角落,以快闪形式与游客互动。小山羊、科尔鸭、萌兔和羊驼……在新打造的萌宠喂养区,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十余种温顺可爱的“新朋友”。除了能亲密接触萌宠,孩子们还可以体验骑马、“小猪赛跑”、“荷兰猪迷宫”等趣味项目,沉浸式感受生命的活力。科普楼上的灵长类小剧场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猴戏专场。来自河南的专业表演团队,将带领聪明伶俐的小猴子们展示抬花轿、骑自行车、倒立等高超绝技,绝对是一场难忘的趣味体验。
据悉,今后动物园还将持续推出动物科普实践、征集动物园老照片等各种主题活动,持续丰富游客体验,展示动物园新形象,打造新IP。这正呼应了大门处那句温暖的告别:“小动物们会想你的,记得常来看看哦!”——如今的九峰山动物园,打造的不仅是一个观赏场所,更是一个值得市民长久眷恋的温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