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是赚钱重要,还是陪伴孩子重要?这是我听到过的最好的回答!

发布时间:2025-09-26 11:17:39  浏览量:1

是赚钱重要,还是陪伴孩子重要?

这个问题的难度,不亚于“我和你妈同时掉到水里,你是救我,还是救你妈?”

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

选哪个,好像都是错的。

把赚钱放在“中心位”,必然会失去很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间,是在12岁之前。越往前,孩子对你的陪伴需求越高。

这12年是你跟孩子亲子关系的基础,情感浓度越高,你对孩子的影响力越大。

这就是李玫瑾老师一再提及的“情感资本”

情感资本越足,孩子即便开始有些叛逆了,但他仍会爱你敬你,你说的话,他也听得进去,绝不会做太过分的事,来让你伤心。

如果这12年,你都没怎么陪伴过他。

等到他12岁以后,开始闹独立了,你再想对他行使家长的权威,你会发现,你根本管不了他了,你说一句,人家能怼你十句。

把陪娃放在“中心位”,必然会失去很多挣钱的机会。

你甚至可能都找不到一份能糊口的工作。

现在的就业环境,朝九晚五、不加班、不出差、有双休、能享受所有法定节假日、偶尔因孩子的事请个假且不用倒扣工资的工作,真的是凤毛麟角。

当然,除非你在体制内,还要看具体的单位和岗位。这个大家懂的都懂。

宝爸宝妈如果要把陪伴孩子放在第一位,那多半是要牺牲掉工作和事业的。只能二选一。

但这也会衍生一系列的问题。

没有收入,或收入非常低,那肯定就无法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无法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为孩子兜底的能力也会大大削弱。

最扎心的是,主力陪娃的那一个,甚至都不能确保自己的婚姻稳定。

经常能在某书某音这些平台上,刷到那种“超人”家长,一边云淡风轻地大把挣钱,一边精致育儿,把娃带得那叫一个出类拔萃。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工作和带娃,只能二选一。

很多妈妈会选择,等孩子上小学了,再出去工作。但此时,她们大多都35岁左右了。这个年纪并不好找工作。

很多用人单位会有顾虑,担心你无法专注于工作,怕你经常要请假,但凡有别的人选,单位都不会想录用一个宝妈。

当然,也不是完全找不到工作。

我闺蜜算是运气比较好的,工作离家很近,走过去用不到10分钟,朝九晚六,还有双休。只是收入比较低,一个月只有2000左右。

如果想拿到5千以上,以现在这种就业形势,老板一定会“物尽其用”,把你的时间榨得干干净净。

我表姐就是这种情况。

她在一家食品公司工作。

这个公司说的是6点半下班,但上班以来,能7点下班就算早点,到了旺季,加班到八九点是常事。

双休也是没有的,一直都是单休,法定节假日都是“缺斤少两”,五一国庆最多放2-3天,端午中秋只放一天。

工作强度也很大。

岗位是内勤主管,其实就是打杂,啥事都要管,有时人手不够,还要帮着搬运工下货,码货。下班回到家,还要处理各种物流、工作衔接的事,电话一个接一个。

等把工作的事处理完了,人早就累得人仰马翻了,只想躺床上休息,别提什么陪伴孩子了。

能跟孩子一桌吃个饭,饭后聊聊天,散散步的次数,屈指可数。

现在孩子也到青春期了,叛逆得不行,表姐也想多抽时间陪陪孩子,但精力是真的跟不上。

工作和带娃,多数人没有选择,只能工作先行,得把挣钱放到第一位,先把生存问题解决。

此外,其实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只要把这件事做好了,挣钱和陪孩子的死结,很有可能迎刃而解。

这是前几天与一位前辈聊天得到的启发。

这位前辈提到了一个“系统育儿”的概念。

他说,要想把孩子养好,最重要的事是,要给孩子建立一个成长系统。要让孩子在这个系统内,实现自我驱动,自我成长,最终实现“自动驾驶模式”。这样,不管你在不在孩子身边,孩子都不会停止发展,甚至还会发展得更好。

具体来说就是做3件事。

第一件:给孩子设立成长目标。

生活自理类: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内衣裤”、“自己收拾房间”等。

习惯养成类:如“每日晨读”、“每天复盘知识”、“错题周周清”等。

技能提升类:如“1分钟跳绳120个”、“2分钟流畅表达”等。

第二件:帮助孩子检查自己的成长进度,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第三件: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物质支持,精神支持。

总体来说就是,把成长设计成一个游戏,让孩子真切体验成长的快乐。

这是我目前听到的最好的“解”。

只是要把这个游戏设计好,还是相当考验父母的功底的。

既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对孩子的性情、偏好等有充分的了解,还要懂儿童心理、教育规律,且亲子关系还不能差。

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