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儿童美育发展新空间”校外教育管理者与美术骨干教师研修活动在江苏连云港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6 11:36:16  浏览量:2

汇山海力 铸美育魂 聚协同心

本报讯 为团结广大儿童工作者,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通过美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9月22日—26日,由中国儿童中心和江苏省教育学会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女联合会承办、江苏省连云港市家庭与少儿活动中心协办的“儿童美育发展新空间”校外教育管理者与美术骨干教师研修活动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办。

此次活动以“儿童视角下的美育发展新空间”为主题,落实美育核心素养,中国儿童中心党委委员、期刊总社主任潘振凯,江苏省教育学会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副主任朱陈峰,连云港市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周小纯,连云港市妇女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高艳艳,江苏省教育学会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连云港市家庭与少儿活动中心主任肖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边霞等出席活动,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美育专家学者、校外教育单位代表、儿童美育教师齐聚西游故里,共同探讨家校社协同建设,绘制校外美育新图景。

活动现场照片

9月23日开幕式上,江苏省教育学会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副主任朱陈峰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表示, 本次活动汇聚全国校外教育同仁,共同探索儿童美育发展新路径,为构建儿童美育新空间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例。 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携手推动校外美育工作迈向新台阶。连云港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高艳艳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她表示,连云港作为山海相拥的魅力城市,始终将儿童美育与家校社协同育人置于发展重要位置。本次活动汇聚智慧、激发创新,期待与全国校外同仁共同探索儿童美育新空间的建设路径,携手将城市资源转化为美育动能,为儿童构建更有温度、更具创意的成长环境,绘就协同育人新图景。

江苏省教育学会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副主任朱陈峰致辞

连云港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高艳艳致辞

专题交流一:理论研讨——家校社共建美育新范式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边霞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边霞作主旨报告《基于生态智慧的儿童美育》。她阐述了基于生态智慧的儿童美育应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强调多学科间的有机融合及生活、自然、情感、文化相联结的内容生态,兼顾儿童的审美体验与创造,构建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以及宽容开放的环境与材料生态。

苏州城市学院艺术与创意学院讲师、美术学博士张秋实

苏州城市学院艺术与创意学院讲师张秋实的报告主题是《城市红色美育资源的跨媒介重构与再造》。张秋实通过跨媒介艺术的方式将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统筹与整合,借由跨媒介传播完成红色教育经典的传承与再造,实现以协同创新机制的跨媒介美育,从而拓展校内外美育实践为城市赋能。

专题交流二:实践探索——城市美学空间活动设计

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公共艺术项目负责人张承龙

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公共艺术项目负责人张承龙的报告题目是《历史街区、自然景观与社区场所的美育价值重构》。他们团队策划的上海临汾社区《年代置物架》等公共艺术项目,将老物件转化为社会美育的媒介,让儿童在家门口与艺术相遇,构建一种有温度的价值认同和再生,形成有温度的活态公共空间。

连云港市非遗中心主任张大强

连云港市非遗中心主任张大强分享的主题是《创意工坊:非遗流光美学剧场》。他依托连云港各类国家级、省级非遗文化项目,围绕连云港的区位、环境、物产、历史进行了重点介绍。他们团队开展的“走进非遗博物馆”系列研学活动,通过文物讲解、非遗手作等增强了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

专题交流三:案例共创——创新阅读空间活动设计

连云港市图书馆馆长、连云港市文联副主席梁继东

9月24日,参训学员来到连云港市图书馆进行沉浸式学习,连云港市图书馆馆长、连云港市文联副主席梁继东为大家带来了《创意工坊:艺趣西游多维美学体验》讲座。连云港市图书馆依托西游记文献馆,打造西游文化美育空间,以“古籍+科技+艺术+非遗+文创”相融合的模式,将静态空间转化为可触可玩的活态资源,让儿童深切感受空间之美、科技之美、艺术之美、古籍之美、阅读之美。

江苏省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扬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张文君

江苏省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扬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张文君的分享题目是《从知识容器到美学启蒙场——“沿着运河读扬州”文化探访活动》。她从多角度论证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从传统、静态的“知识储藏库”转变为主动、多维的“美学启蒙场”的必然性、实践路径及其深远意义,为儿童的全面发展赋能。

专题交流四:案例共创——健康活力空间活动设计

浙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心理学副教授孙丽

活动现场照片

浙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心理学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特邀艺术心理学授课教师孙丽为大家分享了《艺术疗愈在儿童青少年中的运用》。孙丽的讲座系统介绍了艺术疗愈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科学、可操作的专业工具,增强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专题交流五:实地观摩——城市、文化、生态与美育

9月25日,参训学员前往东海少儿版画活动中心和东海水晶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地进行实地研修。博物馆是弘扬连云港地域文化特色、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也是校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研学基地。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样态,设计结合当地特色、形式多样的美育研学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共建。

金秋时节,山海相逢。本次研修活动不仅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融,更是一场关于美育未来的思想盛宴。与会同仁齐聚连云港,共同见证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与城市美学教育的无限可能。活动汇聚智慧、凝聚共识,为探索校外美育发展新路径、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共识。

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儿童中心在未来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与各方携手,将美育融入城市肌理、生活日常与教育全程,持续拓展儿童美育新空间、新内涵。他们坚信,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道路上,家校社协同发力、共建共享,必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磅礴而温暖的力量。

(史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