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乖巧懂事变成“问题儿童”,直到看到她的日记,我才知道是自己毁了她
发布时间:2025-09-17 14:36:00 浏览量:1
说实话,当9岁的女儿小涵从一个乖巧可爱的孩子变成老师口中的"问题学生"时,我完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那天班主任给我打电话:"小涵妈妈,您能来学校一趟吗?孩子最近在课堂上很不配合,作业也经常不交..."
我赶到学校,看到小涵一个人坐在教室角落,脸上写满了叛逆和不在乎。老师跟我说:"她现在上课不专心,作业磨磨蹭蹭,脾气还特别急躁,一说她就顶嘴。您在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我当时就急了,回家路上一直在训她:"你怎么能这样?以前你多乖啊,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老师都说你不听话,你知道妈妈多丢脸吗?"小涵一路上都不说话,只是低着头走路。
回到家,我越想越生气:"你今天必须把作业全部做完,不做完不许睡觉!还有,明天上课给我好好听讲,不要再让老师找我了!"说完就把她关在房间里写作业。
那天晚上,我无意中看到了小涵掉在地上的日记本。翻开一看,有一页写着:"妈妈总是说我这不好那不好,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对。既然她觉得我是坏孩子,那我就做个坏孩子给她看。"看到这句话,我的心瞬间就凉了。
我开始回想这几个月来和小涵的相处:她动作慢一点,我就说"你怎么这么磨蹭";她有自己的想法,我就说"小孩子懂什么,听妈妈的";她偶尔犯个小错误,我就大发雷霆"你怎么老是这样"。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把一个好好的孩子逼成了"问题儿童"。
我继续往下看,发现她的日记里写满了委屈:"今天我想自己收拾书包,妈妈说我太慢了,自己给我收拾了,还说我什么都做不好。""我想要那个粉色的文具盒,妈妈说太花哨了不实用,给我买了个黑色的,我不喜欢但不敢说。""考试考了95分,妈妈问为什么不是100分,我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她的要求。"
看完这些,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失败。我以为自己是在教育她,实际上是在一点点摧毁她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我总是用"为你好"的理由,剥夺了她选择的权利,否定了她的努力。
第二天,我主动找小涵谈心:"宝贝,妈妈看到了你的日记,对不起,是妈妈做得不好。"她有些意外地看着我,眼里有警惕也有期待。我继续说:"妈妈以前总是批评你,让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这是妈妈的错。"
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当小涵动作慢时,我不再催促,而是耐心等待,还会问"你需要妈妈帮忙吗?";当她有不同想法时,我会先听她说完,然后说"你的想法很有趣,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当她犯错误时,我会先问"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而不是直接指责。
没想到,这样的改变带来了神奇的效果。小涵开始主动跟我分享她的想法,也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一次她数学考得不好,主动告诉我:"妈妈,我这次没考好,但我知道哪里错了,下次我会注意的。"
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开始重新变得阳光起来。老师也反映她在学校的表现明显好转,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按时完成。更重要的是,她脸上又有了笑容,不再是那个满身戾气的"问题儿童"。
我跟其他家长分享这个经历时说:"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其实是我们父母的问题。我们总是急着纠正他们,却忘了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现在我明白了,急躁、磨蹭、叛逆这些所谓的"问题",往往都是孩子对不当教育方式的反应。当我们总是催促时,孩子会变得更加磨蹭;当我们总是否定时,孩子会变得叛逆;当我们总是急躁时,孩子也会变得急躁。
真正的教育不是改造孩子,而是改造我们自己。当我们用耐心代替急躁,用鼓励代替批评,用理解代替否定时,那些所谓的"问题儿童"就会重新绽放出应有的光彩。现在的小涵虽然偶尔还会犯错,但她知道妈妈会理解她、支持她,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