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孩子长高了 配套也应跟着“长”

发布时间:2025-09-16 04:53:39  浏览量:2

【光明时评】

作者:胡印斌(媒体评论员)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儿童营养状况不断改善,6至17岁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增长了2.1厘米和2.2厘米。

少年儿童的这一长高趋势由来已久。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2014年相比,2019年全国7至9岁、10至12岁、13至15岁、16至18岁男生身高分别增加0.52、1.26、1.69、0.95厘米,女生身高分别增加0.72、1.24、0.97、0.80厘米。

数据令人欣慰,也符合人们的日常观感。现实生活中,十几岁的孩子身高长到1.8米并不鲜见,远看是个大个子,近看却是一张娃娃脸。然而,当前人们习以为常的公共服务制度与设施并没有及时匹配少年儿童的快速“成长”。

当下有不少景区、游乐园和体验馆仍以身高作为购票的主要判定依据,诸如1.2米以下免票、1.2至1.4米半票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些游乐项目的安全性与身高直接相关,若仅按年龄判定,可能提升游玩危险系数,此外,也会增加核验的时间和成本。

这样的考虑并不符合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以儿童票而言,如今,铁路已经不再单纯“看身高”,而是从2023年起实行“按年龄”或“按身高”标准的双轨制购票方式。最近,国铁集团新规均采用年龄标准。从身高到年龄,这一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去年年底,上海迪士尼乐园宣布取消身高限制,以年龄作为购票唯一标准,体现了对儿童成长差异的尊重,也表明诸如安全性、核验成本等并不是障碍。

不只是儿童票,孩子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课桌也需要调整。此前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地方存在课桌椅与学生身高不大匹配的情况,课桌椅“低配”现象,成为孩子们“成长的烦恼”,无形中增加了近视、驼背等健康隐患。

目前各地使用的课桌椅国家标准,还是2014年发布的《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该标准规定了课桌椅的11个型号和与之匹配的适宜就座者身高范围。只是这个版本距今已有10多年,孩子们的身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此外,这一标准在现实中执行得也并不到位。据报道,2021年一项针对中部某省660所中小学校的抽样调查显示,课桌椅符合国标要求的不到20%。此外,深圳市2019年一项调研显示,当地部分中学生身高超1.9米,国标最大号0号课桌椅已不能满足需求。

孩子在一天天长高,相应的配套服务和设施也应该跟上。其实改变并没有多难。有关部门不妨及时更新标准,加强对学校课桌椅的采购、管理和监督,使之跟上学生身高增长幅度。此外,也应梳理公共交通、游乐设施、旅游景点等领域的儿童票政策,最大限度体现儿童友好的原则。当前,各地都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多一点体贴,多一点关怀,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爱和善意,就能为社会蓄积更多能量。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6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