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遇上过敏季,儿童过敏性鼻炎高发
发布时间:2025-09-16 04:25:15 浏览量:2
转自:中国妇女报
●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有学者对2001—2021年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青少年总体患病率为18.46%,与2001—2011年相比,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持续攀升,且与全球整体趋势一致,现已成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
●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防治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图其本”的治疗原则,充分发挥西医快速起效缓解临床症状方面的优势,同时在缓解期予以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中西医协同优势互补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模式。
■ 霍婧伟
暑假时光已画上句号,孩子们迎来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学期。然而,很多家长也同时迎来了一份挑战——9月开学季,恰恰也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近日易过敏人群又开始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红、头痛、咽喉不适、咳嗽……秋季过敏主要指由杂草花粉引发的季节性过敏,其高发期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在9月达到高峰。北京监测显示:8月26日—9月9日花粉浓度达到最高等级。秋季的干燥叠加降温后室内通风减少导致的过敏原增加,如尘螨、霉菌等,让症状更复杂、持久。
有些家长觉得过敏性鼻炎只是“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慢性疾病,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影响不小。发作时,孩子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严重时还会伴随耳痛、头痛、嗅觉减退。如果长期忽视或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比如鼻窦炎、中耳炎、腺样体肥大,甚至诱发过敏性哮喘。因此,提前预防和科学调理,才是减少孩子痛苦的关键。
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持续攀升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有学者对2001—2021年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青少年总体患病率为18.46%,与2001—2011年相比,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持续攀升,且与全球整体趋势一致,现已成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儿童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当孩子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再次接触到相同的过敏原时,这些抗体会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因此需要采取防治结合的方式,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并且采取阶梯治疗模式。
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关键。家长要尽量让孩子远离已知的过敏原,如定期清洗床上用品、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佩戴防护用具等。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有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抗组胺药可以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鼻用糖皮质激素则可以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单一用药或是联合使用。对于重度鼻炎患儿,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作为联合用药,且对于鼻炎哮喘综合征的患儿有一定的益处。
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的剂量,让身体适应过敏原,从而减轻过敏反应,但疗程相对较长。
过敏季节建议常规进行鼻腔冲洗,这能够有效清洁鼻腔,减少过敏原和炎症介质的残留。同时家长及患儿应正确认识疾病,合理用药必不可少。
发作期和缓解期,中医治疗分期论治
儿童过敏性鼻炎,中医学称之为鼻鼽。《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曰:“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鼽的临床表现有鼻流清涕、鼻痒、喷嚏。中医认为鼻鼽的发生与“风邪”“气虚”有着密切关系。中医的“风邪”,包括外风和内风。
外风多指自然界的六淫之邪,为百病之长。风邪往往夹杂寒邪、热邪或异气侵袭人体。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汪受传教授经过长期临床观察总结,将异味、异气、花粉、动物皮毛、螨虫等也归属于“风邪”范畴,此类之“风”,多发于特应性体质儿童,即特禀质儿童,且气虚质、阳虚质也是过敏性鼻炎好发的体质类型。故发作期病机以各种“虚邪贼风”之外风引动特禀体质之伏风,两风相合为主,常伴脏腑寒热虚实演变,肺气失宣、风束肺窍、气流不畅,出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症,临床多分为肺经风寒、肺经伏热的不同证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吴力群教授认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主要由先天禀赋、后天环境因素和生理特性三个方面共同决定,儿童过敏性鼻炎缓解期往往症状及体征不显,以肺脾肾三脏不足之本虚、先天禀赋所致之伏风内潜为主,非常重视缓解期的治疗。
肺为娇脏,小儿肺常不足,易于感受外邪,从鼻或皮毛犯肺,外风引动伏风,或为风寒外束,或为风热外袭,致使肺窍不利,机体津液敷布失常,鼻窍失于温煦涵养而见鼻塞、鼻痒、流涕、喷嚏诸症;小儿脾常不足,脾虚水湿不化,浊阴不降,聚湿生痰,阻于鼻窍,则见鼻塞声重,浊涕流连;小儿肾常虚,肾为一身阳气根本,肾阳不足则卫阳不充,难以发挥温煦、固护、调和营卫等功能,因而出现畏寒肢凉,易为风冷所伤,导致鼻鼽反复发作或经久难愈。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属于本虚标实。
急性发作期以风、寒、热等六淫侵袭引动伏风之标实,肺脾肾三脏之本虚,其证以标为主。若是不能及时控制,可能既病传变,进一步引发风咳、哮喘、湿疹等风病。
缓解期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及伏风内潜之夙因与疾病反复发作密切相关。肺脾肾三脏亏虚以致腠理疏松、卫表不固、外风易感是为本虚;特禀质患儿先天禀赋有异,形成伏风内潜难消是为过敏体质患儿疾病缠绵难愈之关键。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除中药内服外,也可配合其他多种外治疗法,如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力;推拿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如迎香穴、肺俞穴等,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穴位贴敷则是将药物贴在特定穴位上,通过皮肤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自古流传,在三伏天给予穴位贴敷治疗,以中医的“天人相应”及腧穴理论为基础,激发人体正气,补益肺气,从而驱邪外出,防病祛邪。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防治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图其本”的治疗原则,充分发挥西医快速起效缓解临床症状方面的优势,同时在缓解期予以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调整脏腑功能,调整患儿偏颇体质,减少疾病复发,达到近远期的治疗效果。因此,中西医协同优势互补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模式。
两大“防线”,帮孩子平稳渡过过敏季
临床中家长经常有这样的小困惑,孩子的症状到底是鼻炎、感冒还是鼻窦炎?
普通感冒一般病程较短,通常在一周左右症状会逐渐缓解,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则会持续较长时间,并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或接触过敏原后发作的特点。鼻窦炎除了有鼻塞、黄浊脓涕外,还可能伴有头痛、发热等症状。因此,如果孩子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持续不缓解,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可以选择综合医院或中医医院的儿科、耳鼻喉科。
家长帮助孩子平安渡过过敏季需筑牢两大“防线”。
远离过敏原,减少暴露风险。规避接触过敏原是预防和控制过敏性鼻炎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过敏原的种类繁多,防不胜防,但我们可以积极识别并尽可能远离已知的过敏原。孩子上下学尽量佩戴口罩,减少花粉吸入;回到家后及时更换衣物、洗脸洗手;室内保持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罩,减少尘螨滋生。
调整生活状态,筑牢免疫力“屏障”。暑假期间,不少孩子作息紊乱、饮食不规律,运动量也大幅减少,免疫力相对下降,这无疑给了过敏可乘之机。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每天固定睡眠时间,保证8~10小时的充足睡眠。在饮食上,要让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增强免疫力。避免让孩子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牛奶等。
鼓励孩子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还要让孩子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跳绳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