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警惕乡镇的“流氓化”

发布时间:2025-09-13 15:59:30  浏览量:1

原创 孟法融先生 孟叔进化论 浙江

你对农村的印象是什么?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安静安详的街道,舒适舒服的村貌?还是其他。

对,对于大多数在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对于乡村生态是陌生的。即使有点,最多就是去农家乐待几天,在农村走一走的体验。也没有太深刻的认识。

那么,现在真实的农村乡镇究竟是什么样?

在农村的面貌上,确实比之前好太多。无论是住房条件、乡村卫生还是乡村的基础建设,总体提升了一大截。

可是,当你为这些物质条件欢呼的时候,你得去看看乡村的基本面变化,也就是“人”发生了什么改变。

第一,留守老人。乡村随处可见老人,这些老人大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村民。一辈子没有其他特殊的技能,主要靠土地为生。

闯荡是不存在的,安土重迁的思想刻在骨子里。因此,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乡村里随处可见成群的老人。闲聊、打牌、晒太阳等等,乡村已经成为“深度老年社会”。

第二,留守儿童。青年人出走之后,儿童一部分被带走,但是鉴于现在工作压力之大,大部分没办法承担抚养孩子成本的年轻人,还是把孩子留在了老家。

我们经常讲,一老一小都是宝贝。可是如果只有老人和小孩在一起生活,其实过得挺凄惨的。而且老人对于孩子过于宠溺、缺乏系统教育、代际隔阂等,都让乡村留守儿童陷入“沼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陷入打架斗殴、游戏沉迷、视频成瘾等“新科技病态”。家长无法有效干预和教育,是最核心的原因。代际的贫困循环由此继续。

第三,青年流失。应试教育体系以及经济诱惑,让更多乡村的年轻人离开了故乡,他们的成年礼不是“一张大学通知书”,就是一张“长三角珠三角”的车票。

由此不仅带来人口的塌陷,更带来了乡村治理的恶化。部分乡镇还是需要依靠年轻力量做事,但是留下来的部分年轻人“好狠斗勇”,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最终乡镇反倒陷入部分“流氓化和恶性治理”循环。

之前通过大学生村官等政策,也是为了挽救乡村治理。可是由于宗族势力以及地方盘根错节的力量,总是不尽人意。

那美好的乡村终归是进入了记忆,你可以留下来看看风土,但是人情早就不再良善。美丽乡村,任重道远!

孟叔进化论

人生的本质是进步,生命的本质是进化:教是最好的学,写是最好的读,行是最好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