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金熊猫”丨评委会动画片单元评委速达:成都的动画创作土壤非常优质
发布时间:2025-09-13 15:17:12 浏览量:3
9月12日,金熊猫盛典举办前夕,评委会动画片单元评委速达接受媒体采访,围绕入围作品动画《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密码,成都动画创作土壤等话题发表见解。
“入围作品涵盖艺术短片、系列剧集、动画电影等多种类型,题材丰富且艺术表达新颖,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也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腻刻画。”速达说,评审过程中,评委们因不同作品产生的观点碰撞,不仅是艺术审美的交流,更是跨文化视角的融合,充分体现了金熊猫奖的国际影响力。
今年暑期档,《浪浪山小妖怪》的爆火成为中国动画行业的热门事件。作为该片的艺术顾问,速达解析了其走红的关键。
“这部作品脱胎于《中国奇谭》,核心是抓住了‘共情’二字。创作者精准洞察当代人的生活困境,用‘小妖怪想离开浪浪山’的故事,映射出年轻人对突破局限、追寻自我的渴望——这种对‘成长与迷茫’的细腻表达,让观众能从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强烈共鸣。”速达说。
评委会动画片单元评委速达正在接受媒体采访。人民网 赵祖乐摄
对于《浪浪山小妖怪》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风+现代元素”的融合,速达强调,这源于上美影“传承中国动画学派精神”的创作宗旨。
她说:“从人物设定到故事讲述,再到水墨意境的美术呈现,我们始终从中国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同时结合现代动画的技术与审美,让传统与当下碰撞出独特魅力。比如片中的场景设计,既有古典绘画的留白意境,又有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节奏把控,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当被问及成都的动画创作环境时,速达给予高度认可:“成都的动画创作土壤非常优质,不仅聚集了大量年轻创作人才,还拥有丰富的人文与自然资源。”
“四川有很多美景和优美的人文故事,比如说大熊猫,可以激发很多人的创作灵感。”她透露,上海美影已与成都创作者展开多项合作,如新版《雪孩子》动画电影、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燃比娃》等项目。
速达表示,她认为动画片具备“天然的跨语言属性”。“动画可以通过动作、画面和情感表达传递核心思想。比如《大闹天宫》的3D版在美国调色时,当地团队被蟠桃园的意境和仙女的表演震撼,这正是中国美学的独特吸引力。”
同时,她强调,中国动画要实现更好的国际传播,需在坚守文化自信的同时,找到“人类共同关切”的情感内核,“用角色故事打动观众,再让观众主动去了解背后的中国文化,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最后,速达还谈到了《中国奇谭》第二季的进展,透露该系列已创作完成,预计明年初与观众见面。
本文转载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