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孩子不听话,是父母太强势还是沟通出了问题?

发布时间:2025-09-13 15:55:00  浏览量:1

每逢家庭聚会,总能听到“我家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的抱怨。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可亲子之间的“距离感”却越来越强。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父母太强势,还是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其实啊,亲子关系里,没有“标准答案”,但有可以靠近孩子内心的小秘诀。

先来说说强势。30岁到60岁的父母们,大多是过来人。从小受到“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习惯了威严,但现在这套在家里“失灵”了。“讲道理”、“说服教育”、“你必须要这样”,常常反被孩子顶回去。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思想独立、信息获取快,你还用老一套去压,肯定被“嫌弃”。类似于互联网热词“代沟”,并不只是年龄差,更是思维方式的鸿沟。

反观沟通。有些父母,习惯一言堂,只“发布命令”,很少听孩子心里的声音。不愿孩子插嘴、不准孩子顶撞,总觉得是“教养问题”。但孩子其实在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他们用“不听话”刷个存在感,就是期望能被注意到、能表达自己。沟通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互动。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也会希望被父母重视吧?

想走进孩子心里,其实没那么难,关键有几个要点:

第一,蹲下来听孩子说。

别再站在俯视的位置,不如坐下来,认真听孩子讲他的小世界。他喜欢什么、在学校遇到了哪些新事物、有什么烦恼,都值得父母去倾听。即使只是讨论手游、偶像、网络梗,这些都是他的“语言”,你懂了,距离就近了。

第二,多给予选择权。

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比如周末去哪儿玩、晚饭吃啥。小决定累积成大信任,被“平等对待”的感觉会让孩子更愿意分享。如果每次都“不许”、“必须”,孩子当然不愿听。把“我建议”换成“你怎么看”,效果真的不一样。

第三,学会情绪共情。

孩子发脾气、闹别扭,不一定是无理取闹。可能只是学习压力、同伴误会、对父母期待的落空。这时父母别只想着纠正,更需要陪伴和理解。一个拥抱,一句“我懂你的感受”,远胜千句大道理。有时候,父母看似无能为力,其实一句温柔的“等你准备好了,我们一起面对”,能给孩子莫大的安全感。

第四,保持成长心态。

时代变了,育儿也得“版本更新”。适当了解网络热词、关注孩子感兴趣的事,做个“更新”的父母。孩子在成长,父母也要成长。用谦逊、好奇去认识彼此,才不会落入“老旧剧本”。

亲子关系,并不是谁“赢”了谁,“管住”了谁,而是互相靠近。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也是父母的问题。不是要求完美,也不是要抛弃原则,而是走进孩子心里,让爱流动。只要父母摆脱“强势执念”,懂得有效沟通,无论多少“熊孩子”,最终都会愿意和你成为“朋友”。

放心,把沟通做细,把陪伴做实,亲子关系就会变得温暖而有力量。与其忧心孩子“不听话”,不如给他一个被理解的机会。点亮爱的灯,他总会在某一刻,朝你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