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健康科普】金秋时节,儿童“养肺防病”小科普

发布时间:2025-09-12 14:36:18  浏览量:2

秋季时节“燥邪当令”,表现为空气湿度低、昼夜温差大,儿童易出现口干咽痛、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中医认为“燥易伤津”“肺喜润恶燥”,因此秋季养生核心在于滋阴润燥、养肺防病。

秋季润燥原理

中医认为秋属金,肺主气司呼吸,秋季气候干燥,易耗伤人体津液,引发燥邪侵袭。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表现为: 燥胜则干——耗损津液——呼吸道黏膜防御力下降——肠道失润易便秘——肌肤皲裂。 同时也会发生干咳少痰、鼻咽发痒出血、皮肤脱屑、便秘、唇舌皲裂。

润燥三原则

1.滋阴生津:补充水液兼养阴 ,可食用梨汁、银耳羹、蜂蜜水。

2.清润降火:化解积热不伤正气,可食用白萝卜汤、莲藕排骨汤。

3.固护肌表:防止燥邪从毛孔入侵,衣着上薄棉质衣物+每日多次少量饮水。

中医方法预防儿童秋燥

1.分龄调理更有效

0-3岁婴幼儿期:母乳妈妈忌食烧烤、火锅;辅食添加优先选择南瓜泥、苹果泥等多汁蔬果;

4-7岁学龄前儿童:

增加户外运动:每日户外活动1小时,如:跳绳、踢球,微汗即可,止忌大汗淋漓。

8岁以上学龄儿童

情志调节:配合深呼吸练习,舒缓学业压力引发的肝火旺;

2.中医保健特色疗法

每周2次小儿推拿

清肺经:无名指螺纹面推300次+揉膻中穴5分钟,可缓解咳嗽;

润肠通便:顺时针摩腹+按揉足三里各3分钟,改善便秘。

药膳食疗

初秋8-9月防暑湿余邪未尽,赤小豆薏米粥祛湿。

中秋10月平衡温凉,顾护脾胃,山药芡实小米粥健运中焦。

深秋11月全力润燥,潜藏阳气,核桃芝麻糊补肾纳气。

秋季儿童需把握“润”“通”“暖”三字要素,滋润呼吸道黏膜、通畅二便排毒、温暖腰腹避寒。同时,秋季也是助长保健好时机,建议家长当发现生长速率放缓或反复生病时,应及时寻求专业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调理好脏腑,为儿童制定个性化保健方案。

地址:锦州市中医医院东门

—儿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