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儿童友好社区:儿童与社区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09-05 17:28:28 浏览量:1

为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普及儿童友好理念与知识,提升社区的儿童友好水平,在长安区妇联的指导与世界宣明会的支持下,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于8月22日至23日在长安区韦曲街道东韦村、温国堡社区、东崔家庄村开展了一系列儿童友好社区游园会活动。孩子和家长们通过集章打卡兑换通关游戏奖励,在游戏中学习儿童友好理念,激发社区归属感。
“儿童友好社区游园会”从筹备到开展,处处体现着“儿童参与”的核心理念。活动前,社工在东韦村、温国堡社区、东崔家庄村儿童之家共召集20余名社区儿童小组成员召开筹备会,让孩子们自主讨论分工,认领参与游园会裁判、摊主等角色、讨论游戏名称等。最终形成充分吸纳儿童意见的六大游戏摊位。

儿童小组成员与社工讨论游园会分工活动当天,儿童小组成员早早来到现场,帮忙布置场地、摆放游戏道具。12岁的浩浩负责“友好圈圈乐”摊位,认真地向参与者讲解规则:“套中哪个圈,就要说说社区里对应的友好现象哦!”“老师,当志愿者真有意思,我下次还要当~”8岁的乐乐兴奋地说。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又一起收拾场地,将道具分类归位。

儿童小组成员提前到达游园会场地,协助布置游戏道具

儿童小组成员在游园会过程中为小朋友盖章活动通过游戏化设计,让儿童及家长等在玩乐中理解与认识“空间、服务、制度、文化”四大友好类型。小摊主们认真盖章、讲解规则,展现责任感,体现儿童主导的理念;家长与孩子合力拼图、套圈,默契满分,增进家庭互动;家长与孩子共同思考友好社区的改进建议,激发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空白画卷变成“未来社区蓝图”,童言童语引发居民共鸣。这些游戏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儿童参与友好社区建设的实践。

儿童与家长一起了解儿童友好相关内容
友好消消乐:通过记忆配对游戏,帮助儿童与家长熟悉“服务友好”“文化友好”等概念

友好圈圈乐:套圈游戏结合社区观察,引导儿童发现身边的友好与不友好现象

友好拼拼乐:儿童们将生活场景图片分类拼贴,直观感受与分辨社区中存在的友好类型

超级创变家:儿童用彩纸写下对社区的改进建议,化身“小小社区规划师”

友好发言人:儿童用画笔和文字共创社区公约,表达对友好社区的期待

友好预言家:长幅画卷任由儿童们描绘心中理想的友好社区,想象力飞驰这场游园会不仅是游戏盛宴,更是一次儿童与社区的“双向奔赴”。从游戏设计到现场执行,这场游园会真正实现了“儿童参与、儿童主导”。当孩子们认真讨论分工、热情招呼参与者、细心收拾场地时,他们不仅是活动的受益者,更是社区的小主人。这场充满欢笑的游园会,正是对这一理念的最佳诠释。活动虽已落幕,但儿童友好的种子已在社区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