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做你小时候需要的那个大人” 这是成为合格父母的捷径,扎心了
发布时间:2025-09-05 17:10:32 浏览量:1
女儿十三四岁,正处在青春期的关口,而我自己,不知不觉也成了那个曾经讨厌的唠叨妈妈。
我总想告诉女儿一些道理,想让她少走弯路,把半辈子总结的经验教训塞进孩子的脑海里。
可女儿呢?常常左耳进右耳出,大部分听不进去。
我突然意识到,她不就是当年的我吗?有一些优点,也有一些毛病。
我管的何止是孩子,分明是内心那个曾经的自己。
那一刻,我想起了史铁生的那句话:
“十几岁时不经意间射出的那颗子弹,十几年后正中了我的眉心。”
多么精准,又多么无奈。
01
亲子关系,复杂的情感纽带
亲子关系,大概是世上最复杂的关系。是朋友,也是仇人;彼此深爱,又互相伤害。
父母们总想让孩子避坑、别踩雷、走捷径,恨不得把自己半辈子的经验教训掀开脑门灌进去。
而孩子们呢?总是对弯路上的风景更好奇,非得把她爸妈当年吃过的亏再吃一遍,上过的当再上一遍,而且津津有味。
这不正是大多数人的成长轨迹吗?
不懂父母,质疑父母,反抗父母,成为父母,理解父母,最后发现,自己甚至不如父母。
为什么父母总是对孩子那么严格?因为他们不想孩子再成为自己。
为什么老一辈总是那么宽容?因为他们已经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试过那套严格的教育理念,结果往往是,痛苦,且没用。
02
我们都在养当年的自己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遗憾。
自己小时候吃过的苦,真的不想让孩子再吃一遍;自己曾经缺失的,恨不得加倍补偿给孩子。
这种心理很正常,也很美好,但往往容易让我们陷入另一个极端,过度干预、过度保护、过度期望。
我们忘了,成长这条路,没有人可以代替孩子走。
有些跟头,必须亲自摔;有些南墙,必须亲自撞;有些弯路,必须亲自走。
只有亲身经历,那些经验教训才能真正融入血脉,成为他们自己的人生智慧。
03
去做你小时候需要的那个大人
有没有成为好父母的捷径?
“去做你小时候需要的那个大人”。这句话,能解开很多育儿路上的困惑。
当你想要发脾气时,想想小时候的你希望父母怎么对待你。
当你想要强迫孩子按照你的意愿行事时,想想当年的你多么渴望被理解和尊重。
当你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时,想想童年的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倾听,而不是说教;是引导,而不是控制;是理解,而不是指责;是陪伴,而不是指挥。
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是我们与童年自己和解的旅程。
当我们用曾经渴望的方式去爱孩子时,我们不仅给了他们最好的成长环境,也治愈了那个藏在记忆深处的自己。
用你渴望被爱的方式,去爱你的孩子。
04
放下焦虑,让孩子成为自己
最近开学季,家长们的焦虑也随之上升。
不管学习有多难,尽量让孩子顺其自然,只要努力就好。
“孩子只是做错题,又不是做错人;孩子只是榜上无名,又不是脚下无路。”
这段话曾经在网络上刷屏,引发无数家长的共鸣:
“天赋过人,就上交国家;资质平庸,就承欢膝下。又不是十恶不赦,平安健康足矣。
没有人因为考试赢得所有,也没有人因为考试输掉一生。答卷不过一张纸,未来才是一幅画。”
话说得通俗,却道破了教育的真谛,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个只会考试的机器,而是塑造一个完整的人。
当我们能够跳出父母这个角色,重新以一个人的视角去看待另一个小生命时,或许我们就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爱。
爱不是控制,不是代替,不是强迫;爱是尊重,是陪伴,是守护。
爱是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期望的样子。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