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加沙52%儿童濒临饿死,美国却制裁援助者!良心何在?

发布时间:2025-09-05 16:10:00  浏览量:1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南部,致1200人死亡、250余人被劫至加沙,以色列随即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

一年后,美国对推动国际刑事法院调查以色列的三个巴勒斯坦人权组织实施制裁,让巴以矛盾的国际博弈更趋复杂,也暴露了国际司法在大国干预下的困境。

被制裁的三个组织均为巴人权领域核心力量: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权中心,长期冒炮火记录空袭现场平民伤亡与民用设施损毁,向联合国提交报告;

加沙的迈赞人权中心,为受害者提供法律咨询,追踪以色列封锁对加沙水电、医疗物资的影响,记录新生儿因设备断电死亡等民生悲剧;

拉马拉的正义与和平组织,关注约旦河西岸占领区问题,曾多次为国际社会提供巴以局势参考。

2023年11月,加沙炮火未歇时,三组织联合向国际刑事法院 提交证据,请求调查以色列。

材料含空袭坐标、伤亡名单,还提及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数据:加沙超150万平民(占总人口 70%)流离失所,北部粮道中断,儿童营养不良率飙升。

它们指出,以方行动涉嫌违反《日内瓦公约》,或构成战争罪、危害人类罪甚至局部种族灭绝。

国际刑事法院对巴以局势早有关注,2021年已确认对2014年以来冲突有管辖权。

2024年11月,即三组织提交请求一年后,国际刑事法院正式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前国防部长加兰特,及哈马斯领导人马斯里发出逮捕令,指认内塔尼亚胡与加兰特对 “蓄意空袭平民区”“封锁加剧人道危机” 负责,马斯里则涉哈马斯突袭中平民暴力。

这是 国际刑事法院首次对以高层发逮捕令,被视为国际司法对强权的制衡。

但美国迅速干预。2024年12月初,美财政部宣布制裁三组织,冻结其美境内资产,禁止美公民与其交易,甚至援助它们的美机构也可能受罚。

美财政部称此举是因组织 “推动的调查损害以安全利益”,却未反驳调查的合法性。

事实上,美长期抵制国际刑事法院。作为未加入《罗马规约》的国家,美认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 “侵犯主权”。

2020 年特朗普政府就曾因国际刑事法院拟调查美军阿富汗行为,制裁时任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及法官。

如今拜登政府制裁巴组织,本质是延续 “保护以色列” 的中东战略,将盟友利益置于国际司法规则之上。

就在美制裁前数日,全球最大种族灭绝研究团体 —— 国际种族灭绝学者协会(ISG)通过决议,明确以方在加沙的行动 “符合《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中种族灭绝的法律标准”。

该协会由50国800余名学者组成,决议基于法律分析:以官员 “清理加沙” 等言论、加沙6.3万死者中75% 为平民(含 2 万儿童)、封锁致北部饥荒(儿童急性营养不良率达 52%),均符合 “蓄意消灭某一民族” 的要件。

以色列则强硬反驳,称 ISG 决议是 “可耻谎言,受哈马斯宣传操纵”,并拒绝承认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声称以非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故法院无管辖权。

但《罗马规约》明确,国际刑事法院可基于 “犯罪发生地所在国(巴勒斯坦)为成员国” 行使管辖权,以方理由不成立。

美制裁让加沙人道危机雪上加霜。三组织原本协助联合国运送药品、统计流离失所者需求,如今工作停滞,平民获援渠道收窄。

世界粮食计划署数据显示,加沙北部超90% 家庭 “每天仅一顿饭”,多为面包、豆类;医院因燃料、药品短缺,连基本伤口处理都难以保障。

这场 “制裁与调查” 的博弈,是国际正义与大国政治、人权保护与地缘利益的碰撞。

美制裁既压制了巴人寻求司法救济的权利,也削弱了国际刑事法院权威 —— 当大国可随意惩罚推动司法调查的组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便面临架空风险。

而对加沙平民而言,炮火、饥荒之外,又添 “求正义反遭制裁” 的无奈,这场冲突的悲剧,远未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