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怎么在萌娃面前建立权威感
发布时间:2025-09-04 09:52:30 浏览量:1
在和家长们交流时,我发现大家都希望在孩子面前有权威感,这样孩子能更听话。但很多家长对权威感有误解,觉得靠命令和惩罚就能让孩子乖乖听话。就像有位家长跟我倒苦水,孩子不听话时,他就提高音量吼,孩子当时怕了,可过后依旧我行我素,亲子关系也变得紧张,孩子看到他就躲。其实,建立权威感没这么简单粗暴,找对方法很重要。
那么,到底该怎么建立权威感呢?我觉得得靠情感联结和规则引导的平衡,我把它叫做情感账户和规则体系双螺旋模型。权威感源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而这要在日常互动中慢慢培养。平时和孩子相处,情绪得稳定。要是家长情绪像坐过山车,孩子会无所适从,很难信任家长。比如答应孩子周末去公园玩,就一定要做到。要是临时有事去不了,也得跟孩子解释清楚,重新约个时间。这样孩子会觉得家长靠谱,信任也会与日俱增。
有了信任基础,还得有具体可操作的规则。很多家长跟孩子提要求,像“好好吃饭”“快点写作业”,孩子听了还是一头雾水。其实可以把要求具体化,比如“碗里的青菜吃三勺”“半小时内写完这页生字”。孩子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规则执行起来也更容易。而且规则定了就要严格执行,不能朝令夕改。
处理冲突也是建立权威感的关键环节。孩子闹脾气时,要是家长强硬对抗,很容易陷入权力斗争。比如孩子不想睡觉哭闹,家长强硬命令,孩子可能更反抗。这时不妨先抱抱孩子,让他把情绪发泄出来,等平静些了,再跟他说睡觉的好处,孩子可能就更容易接受。
了解了这些建立权威感的方法,接下来我给大家说说几个常见场景的解决方案。写作业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不少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我有个学生以前就是这样,写作业拖到很晚。后来我让家长给孩子规定写作业的时间和流程,开始时家长在旁边陪着,提醒孩子按步骤来,比如先分类作业,一项项完成,每完成一项休息几分钟。慢慢地,孩子养成了习惯,效率提高了很多。
吃饭同样让家长们发愁。有些孩子挑食,只吃肉不吃菜。我建议家长把菜做得有趣些,像把胡萝卜切成小动物形状。同时规定吃饭时间,过了时间就收走饭菜,中间不给零食。几次下来,孩子知道不好好吃饭会饿肚子,就会乖乖吃饭了。
社交方面也有家长反映问题,有些孩子内向,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家长可以先带孩子去人少的地方,鼓励孩子打招呼,再逐渐去人多的游乐场。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互动时,及时表扬肯定,让孩子感受社交乐趣。
最后说说家长的自我修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身作则比说教重要得多。要求孩子不玩手机,自己却整天抱着手机,孩子肯定不服气。平时在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书、运动,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而且家长也要不断学习育儿知识,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我见过很多家长用了这些方法后,孩子有了很大转变。以前调皮捣蛋的孩子变得懂事听话,亲子关系也更融洽了。所以,建立权威感并不难,掌握正确方法,平衡好情感和规则,就能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