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教练式育儿法:事前、事中、事后3阶段干预,轻松化解亲子冲突!

发布时间:2025-09-02 11:43:40  浏览量:2

本杰明·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这句话应该被每一位家长记在心里。

提前预防总不会错,虽然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到底躲过了啥麻烦事。出了问题咱们当然得解决,但再好的补救也比不上压根儿没出问题强啊。

这段话是从我们的“新概念心理‘家长高等进修课程’”里摘出来的,重点探讨了父母介入教育子女的最佳时机。

三个介入的黄金时机

我们给家长划了三个介入的黄金时机:事前、事中和事后。就像看球赛一样,能清楚知道什么时候该喊暂停。

1.事前准备

在孩子还没闹出问题前,家长就能察觉到苗头,提前出手防患于未然。好比教练研究对手弱点来排兵布阵,家长也能预判哪些情况会让孩子栽跟头,提前想好对策。这时候干预效果最好。

2.事中应对

当孩子已经开始闹脾气或惹麻烦,就像比赛进入白热化。这时候家长往往是被动接招,很难冷静思考。虽然这样治标不治本,但遇到危险或伤害行为时,家长必须立即管束。我们更推荐提前预防,不过也能教家长在冲突发生时更有效的处理方法。

3.事后总结

等风波过去了,家长可以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或者自己总结、复盘这件事。就像赛后看录像分析战术,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通过认真复盘,能制定改善方案,有时候甚至需要彻底改变之前的管教方式才能见效。

这些不同的干预点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举例来说,若小朋友之前参加生日聚会闹过脾气,现在又要参加,这种情况可提前预见并准备。家长告知孩子之前表现并详聊,询问事情发生前情况、孩子具体闹的表现、闹完后的处理方式。如孩子在聚会上原本很乖,到拆礼物环节就哭闹、踢大人,最后被硬拽着离开,回家吃零食或安静玩会儿会平静。

事前准备:家长要先了解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想好应对办法。若觉得孩子应付不来,可不带其参加;若想让孩子尝试,可陪其参加。拆礼物环节易出状况,可在此前接走孩子,但帮孩子做好准备比躲开问题更好。家长可编故事告知孩子聚会做法,提前提醒情绪反应并教管理情绪的方法,还可和孩子一起练习。提前准备,家长和孩子能更易察觉情况变糟但未失控的时候,家长自己也要想好应对话术。

事中应对:有时家长未提前防冲突,直接进入对抗状态,原因可能是没注意孩子生日会行为模式、太忙或之前办法无效。此时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大哭,能让孩子平静、家庭摆脱尴尬的办法都可一试,但总用临时救火的办法可能有问题,如让孩子养成逃避习惯、让周围人觉得孩子难带、使孩子产生消极自我看法。

事后总结:事后处理对家长和孩子有益,能让他们深入理解自身触发因素并制定未来策略,可思考问题是否可预见、家长是沿用旧干预措施还是微调、发生了何事及原因。这也可培养孩子自我意识、增强规划未来的能力和减少认知扭曲。即使孩子表现出色也可事后复盘,让家长和孩子反思应对策略,回顾有效环节。复盘还可包括技能训练,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思索干预时机,有助于找到解决办法,增强掌控感。

简而言之,育儿干预时机决定一切

家长把握事前准备、事中应对、事后总结三个黄金时机,能更从容引导孩子成长——事前未雨绸缪可减少问题发生,事中冷静应对能避免事态恶化,事后深刻复盘助家长和孩子吸取经验、优化策略、革新管教方式。

而规避冲突或改进问题,关键在于家长敏锐观察、主动作为与持续反思。

不同阶段采取恰当干预措施,既能解决育儿难题,又能培养孩子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和规划未来的能力,实现高效、建设性的亲子互动与教育引导,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