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幼儿园接娃放学,这样聊天孩子才愿意说真话|亲子沟通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5-09-01 17:51:33  浏览量:1

接孩子放学,是许多父母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那个小小的身影扑向你,笑容比阳光还灿烂。可是,当你蹲下来,连珠炮似地问:“今天过得怎么样?”“午饭吃了什么?”“有没有听老师话?”等等这些却只换来孩子茫然的眼神,或者一句敷衍的“嗯”“啊”“忘了”。

不是你问得不够多,而是问的方式,早该换换了。

一、为什么你的问题,孩子总“答不上来”?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语言体系还在搭建中。他们就像一台内存很小的电脑,难以及时处理太过抽象或复杂的提问。“今天过得怎么样”对他们来说,太宏大、太难总结。他们更擅长记住的是“今天玩滑梯时我最快”“午睡后老师给我扎了辫子”这些具体而微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追问不休,其实是在宣泄自己的焦虑——对孩子不在身边的担忧、对他们成长进度的紧张。问,是为了让自己安心;而现在的孩子都聪明,可以感知到父母的这种焦虑,这样反而使孩子更加退缩。

二、你现在问得“爽”,未来会收得“累”

如果父母总习惯用“审讯式提问”,孩子自然就会学会“应付式回答”。幼儿园时期你问他什么他都嗯嗯啊啊,小学时你问他“今天上课学了什么”,他可能只会回你“没什么”;到了中学,当你真正需要了解他的思想动态、情感变化时,再想撬开他的嘴,恐怕为时已晚。

教育是“种因得果”的过程。幼儿园时期打下的沟通基础,才是未来十几年亲子能否真诚对话的关键。

三、不逼问,不代表不沟通

那是不是就什么都不问了呢?当然不是。父母要做的,不是“不问”,而是“会问”。

1、接孩子第一时间,别急着提问

先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他:“妈妈好想你。”然后陪他在园所玩一会儿秋千、戏一会儿滑梯、一起散步回家。拥有放松的共处时光,孩子才会对你产生“倾诉欲”。

2、创造让孩子主动说的“钩子”

向老师提前了解最近班级学了什么歌、做了什么手工、玩了什么游戏。回家路上,你可以自然而然地说:“我今天听到一首歌,好像你们老师也教过?是不是这样唱的……”然后故意唱错。

孩子天生爱纠错,往往会急着说:“不对不对!是这样唱的!”——话匣子,这不,就这样打开了。

3、让子弹飞一会儿,不急于求成

有时你抛出了话题,孩子不一定立刻接。没关系。今天唱了他没反应,明天可以再换一首。也许过了几天,他会突然跑过来:“爸爸,你上次唱的那首歌今天我们老师也唱了!”播种需要耐心,沟通也是。

四、做孩子愿意对话的父母,你要掌握三个原则

1、放下“考核心态”,培养“分享心态”

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在检查他“做没做好”,而是让他感觉你想和他“分享快乐”。我们可以说:“我今天工作时发现了一个超好玩的事……你呢?今天在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事吗?”

2、真诚永远比套路重要

孩子能敏感地察觉你是真的感兴趣,还是只是在“套话”。一旦他发现你的“套路”,就会逐渐失去对你的信任。只有真诚的交流,才能换来真心的回应。

3、不评判不否定,保护孩子的表达欲

当孩子说“我今天吃了十碗饭!”时,别急着说“你骗人”或者“哇你好棒”。我们可以用好奇而开放的方式回应:“哦?你是怎么做到的呀?那一定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吧!”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就是保护他未来愿意继续和你分享的动力。

五、从现在开始,做一位“会聊天”的家长

真正的亲子聊天,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追问,而是双向的分享。它不需要正襟危坐,它就发生在放学路上的微风里,晚餐桌上的笑声中,睡前十分钟的窃窃私语里。

你不需要做一个完美的父母,但可以做一个用心倾听的伙伴。从今天起,把“你今天表现好吗”换成“今天有什么事情让你笑了呀”;把“有没有听老师话”变成“今天帮助了哪个小朋友呀”。

当你不再执着于问“标准的问题”,孩子自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

育儿是一场漫长的陪伴,沟通是最温情的教育。你放松了,孩子就放松了;你信任了,孩子便真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