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放纵他做这3件事!父母现在收手还来得及

发布时间:2025-09-01 03:55:00  浏览量:1

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第一次当父母,很多家长都在育儿的路上磕磕绊绊,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也舍不得管孩子。

但往往也容易掉入一个陷阱,那就是以“爱”的名义,“放纵”孩子,为孩子的未来埋下隐患。

教育专家李玫瑾曾说:

“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于父母的教育和引导。”

在孩子的习惯养成阶段,父母一旦放纵以下3件事,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01

放纵孩子不守规矩

“他还是个孩子,懂什么”、“这点小事,没必要上纲上线”。

很多家长把不守规矩当成 “活泼”,把管教孩子当成压抑天性。

但没有规矩的自由,终究会扼杀孩子的未来。

曾看到一位网友分享说:

她朋友家的孩子,从小被朋友夫妻俩宠着,吃饭时满地跑,他们追着喂;

超市里想要玩具就撒泼打滚,朋友总能妥协;

在高铁上尖叫疯跑、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朋友也能忍。

上小学后,这孩子的 “没规矩” 彻底爆发:

上课随意打断老师讲话,作业从不按时交,还偷拿同学的文具,和同学打架。

此时她朋友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但孩子早已把 “不守规矩” 当成了理所当然,根本听不进任何劝告。

心理学中的 “破窗效应” 指出:

如果孩子第一次打破规矩时没有被纠正,就会觉得 “这样做没关系”,进而一次次突破边界,最终变得无法无天。

李玫瑾教授曾说:

“6岁之前父母不给孩子立好规矩,12岁后就管不了。”

因此,立规矩要趁早,让孩子从小就知对错、明事理,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未来才能在社会上走得稳、走得远。

02

放纵孩子乱花钱

很多家长把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当成 “爱”,却不知无节制的花钱,放纵孩子的欲望,会养成孩子奢侈浪费、不懂感恩的坏习惯,最终容易被欲望吞噬。

曾看到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每月辛苦打工只能挣4000元,但觉得“不能委屈孩子”,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女儿的要求,给她买最贵的玩具、最新款的衣服。

结果女儿上初中后,变得越来越虚荣:看到同学买新手机,就逼着妈妈买最新款;

嫌家里的车不够档次,不肯坐;甚至说 “你要是赚不到钱,就别当我妈”。

放纵孩子的欲望,无节制的花钱,最终养出了一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更极端的例子是,22岁留学生在上海浦东机场刀刺母亲的事件。

只因母亲无法继续提供高昂的生活费,他就对生养自己的母亲挥刀相向。

物质的溺爱,金钱的纵容,换来得不是孩子的感恩,而是欲望的无底洞。

03

放纵孩子沉迷手机

当孩子的世界只剩下屏幕,人生终将被 “电子鸦片” 吞噬。

相关研究显示,孩子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损伤大脑发育,造成三大不可逆的伤害:

注意力涣散,习惯了短视频的快节奏,无法专注于慢节奏的学习;

认知能力下降,被动接收信息,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

社交能力退化,缺乏真实互动,容易焦虑抑郁。

曾有个父亲在网上哭诉:

12岁的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每天抱着手机昼夜颠倒的玩,成绩从班级前十暴跌至倒数,视力也从 5.0 降到 4.2。

更可怕的是,孩子开始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连最爱的足球也不愿踢了。

作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警告: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而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现代社会,学会与电子产品保持健康距离,是父母要教给孩子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

手机虽不是洪水猛兽,但放纵孩子沉迷,就是对他未来的不负责任。

04

写在最后

教育家卢梭曾说: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能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放纵不是爱,是对孩子最大的残忍。

真正的爱,是 “温柔而有边界”:爱他,但不纵容他的坏毛病;满足他,但不妥协于他的无理要求;陪伴他,但不放弃对他的管教。

教育路上,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引路人,在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父母要收回放纵,溺爱的手,做到:

制定规则,坚守底线——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学会拒绝,理性给予——孩子的物质要求,不必一味满足;

以身作则,共同成长——自己少玩手机,多陪伴孩子读书运动。

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最好的负责。

大家好,我是有游有谋育儿的作者和顺妈,985儿童心理学硕士,家有小学姐姐和和+幼儿园弟弟顺顺,孩子教育、自我成长两手抓的学习型妈妈。分享“亲子游”“育儿谋”,专注于亲子育儿、儿童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领域。欢迎关注我,育儿路上我们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