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问亲子阅读真的重要吗这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5-09-01 09:00:27 浏览量:1
我在教学一线工作好多年,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家长,发现大家在教育孩子方面普遍存在一些困惑。就说亲子阅读这件事,家长们纠结的点还挺多。一方面,每天忙工作、忙家务,时间本来就紧张,不确定要不要挤出时间陪孩子亲子阅读;另一方面,也不清楚这亲子阅读到底有没有用,能给孩子带来啥好处。另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该怎么开展亲子阅读,方法上也拿捏不准。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好好唠唠亲子阅读这事儿。
现在是数字时代,生活节奏快得很,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得支离破碎。我班上有个孩子,家长工作特别忙,每天早出晚归,晚上回到家累得只想瘫着。孩子想和家长亲近亲近,家长就把手机扔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玩。久而久之,孩子和家长的交流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内向。还有些家长,虽然人陪着孩子,但眼睛一直盯着手机,孩子说啥都心不在焉。这样的亲子时光,质量实在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亲子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很大好处。孩子的大脑就像一片等待开发的土地,需要合适的“养分”才能茁壮成长。亲子阅读时,父母声调的变化和肢体的接触,能激活孩子大脑里的一些神经元,让它们变得活跃起来。这些神经元就像一个个小开关,被激活后,能让孩子形成比普通对话更深刻的情感记忆。而且,持续的语言刺激对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也有很大帮助。有研究发现,3 - 6岁的孩子,如果每天能有20分钟的共读时间,词汇量会比同龄人多不少。了解了这些脑科学知识,我们就更能明白亲子阅读的价值了。
亲子阅读在语言、情感、认知这三个维度都有明显的效益。在语言方面,我班上有两个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孩子的家长特别重视亲子阅读,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孩子读书,孩子说话表达流畅,词汇量丰富,写作文的时候总能想出很多好词好句。另一个孩子的家长很少陪孩子读书,孩子说话磕磕巴巴,写作文也没什么内容。在情感方面,亲子阅读就像一座桥梁,能拉近家长和孩子的距离。我有个学生,以前和家长关系有点紧张,后来家长开始陪孩子亲子阅读,孩子感受到了家长的爱,和家长的关系越来越好,每天都盼着和家长一起读书。在认知方面,亲子阅读能培养孩子的元认知能力。我在课堂上发现,那些有亲子阅读习惯的孩子,更会思考,能预测故事的情节,还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这种思维模式对他们学习其他学科也很有帮助。既然亲子阅读有这么多好处,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该怎么开展呢?
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可以选择一些色彩鲜艳、图画多、文字少的绘本。我给大家列了一个简单的书单,像《大卫不可以》《我爸爸》《我妈妈》这些绘本就很不错。在阅读的时候,家长可以用夸张的声音和表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和孩子玩一些互动游戏,比如指着绘本上的图案问孩子这是什么。和孩子对话的模板可以是“宝贝,你看这是什么呀?”“你觉得大卫这样做对不对呢?”环境布置上,给孩子打造一个温馨的阅读角落,放一些柔软的垫子和小书架,让孩子有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除了绘本,就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桥梁书了,像《小猪唏哩呼噜》《不一样的卡梅拉》。这个阶段,家长可以多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比如读完一个故事,问孩子“你觉得主人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在阅读环境上,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书桌,让孩子有一个专门的学习阅读的地方。
亲子阅读真的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成长催化剂。它能让家长和孩子建立更深厚的情感联结,促进孩子的语言和认知发展。希望家长们能重视起来,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我上面提到的那些家长,开始亲子阅读后,亲子关系变得更融洽,孩子的学习和性格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家不妨试试,给孩子和自己一个更好的亲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