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小孩频繁眨眼,以为是坏习惯,没想到是抽动症!如何区分要知道

发布时间:2025-08-27 20:00:00  浏览量:1

李女士最近总为6岁的儿子小宇发愁——这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爱频繁眨眼,一秒钟能眨三四下,有时候还会使劲挤眼睛,眼皮都快皱成一团了。

一开始李女士没当回事,觉得可能是孩子看电视、玩平板太久,眼睛累着了,或者是跟幼儿园小朋友学的坏习惯。

她先是把家里的电子产品都收了起来,规定每天只能看10分钟绘本,可小宇眨眼的频率一点没减。

后来见提醒没用,李女士忍不住批评孩子:“跟你说多少遍了别老眨眼睛,难看死了!再眨我就打你手了!”

每次批评完,小宇都会委屈地低下头,可没过几分钟,眨眼的动作又不自觉地冒出来,甚至还多了皱鼻子的小动作。

直到有天送孩子去幼儿园,老师悄悄跟李女士说:“小宇最近不仅眨眼频繁,上课的时候还会突然清嗓子,有时候胳膊还会不自觉地甩一下,你要不要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李女士这才慌了神,赶紧带小宇去了医院。先挂了眼科,检查后医生说孩子眼睛没问题,既没有结膜炎也没有干眼症,建议她去儿科看看。

儿科医生仔细观察了小宇的动作,又问了平时的情况,最后告诉李女士:“孩子这不是坏习惯,是儿童抽动症的早期表现。还好发现得早,及时干预就能控制住。”李女士听完又心疼又自责,要是早点重视,也不至于让孩子受了这么久的批评。

像小宇这样的情况特别常见,很多家长看到孩子频繁眨眼,第一反应都是“纠正坏习惯”,要么批评指责,要么强行制止,结果不仅没效果,还可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其实,小孩频繁眨眼背后藏着好几种原因,不一定是坏习惯,所以要好好了解,怎么区分不同情况,别再冤枉孩子了。

如果孩子眨眼的时候,还老揉眼睛,眼睛发红,眼角有黄色或白色的分泌物,早上起床睫毛都被粘住,那大概率是得了结膜炎。

这种情况多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比如孩子用脏手揉眼睛、跟其他小朋友共用毛巾,都可能被传染。只要及时去眼科开点眼药水,用上几天就能好转,眨眼的动作也会跟着消失。

坏习惯的眨眼多是“模仿”来的。这种眨眼一般不会太频繁,而且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玩玩具、听故事的时候,眨眼次数会明显减少,甚至不眨眼;但当家长提醒、批评的时候,孩子会因为紧张,眨眼反而更频繁。

坏习惯的眨眼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一般几周内,要么自己消失,要么在家长的引导下纠正。如果孩子眨眼持续了一两个月,不管怎么引导都没改善,甚至还多了其他小动作,那就要警惕不是坏习惯了。

抽动症的眨眼往往是“突发的、无目的的”,孩子自己控制不住。比如孩子说话、吃饭、看书的时候,会突然快速眨眼,有时候还会使劲挤眼、翻白眼,而且眨眼的频率很高,一分钟能眨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

跟坏习惯不同,抽动症的眨眼不会因为注意力转移而减少,反而在孩子紧张、焦虑的时候更严重,比如考试前、见陌生人的时候,眨眼会更频繁。

发现孩子频繁眨眼,家长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评,而是“观察+排查”。先看看孩子眼睛有没有发红、分泌物,有没有说眼睛不舒服。

如果怀疑是抽动症,别慌,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的儿科、儿童保健科或者小儿神经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观察孩子的症状、询问病史,必要时做一些检查,来判断是不是抽动症,以及严重程度。

其实大部分抽动症患儿,只要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比如通过行为治疗、心理疏导,必要时配合药物,症状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肖琳.儿童抽动症的识别、防治与治疗[J].妈妈宝宝,2025,(07):14-15.

[2] 焦辉.别把抽动症当“捣蛋”[J].大众健康,2025,(0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