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才手表破圈了,大天才和老天才都在戴!
发布时间:2025-08-27 19:28:28 浏览量:1
最近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年轻人手上戴的不是苹果手表,也不是小米手环,而是,小天才电话手表。
没错,就是那种原本专门给小朋友设计的智能手表。在社交平台上,搜“成年人 儿童手表”,你会看到一堆被种草的分享。
数码博主们开箱各种儿童手表后,最终都戴在了自己手腕上,网购平台的评论区总有人怯生生地问:“这个成年人能用吗?”
勇敢点,成年人怎么不能用了!明白事的成年人早就不吃“儿童税”那一套了,那些贵出一大截的儿童湿巾、儿童饮用水、儿童酱油都一边去吧。
安全合格的产品,大人能用,孩子就能用。更明白事的成年人想得更透彻:儿童用得,我用不得?
儿童手表到底有什么好?
市面上大多数智能手环和手表,主打的都是运动健康功能。
根据华为2022年的一项调研,在六个国家中,人们最关心的身体指标是:身体活动记录、身体机能记录、营养记录。
计步和记录心率血氧这些功能,几乎是智能手环/手表的标配。
儿童手表虽然核心功能是防走失,但在市场竞争中也演化出了计步与身体机能监测功能。
以小天才旗舰款Z9为例,它不仅能监测心率、血氧、体温等常见身体指标,还能监测心情、专注力这些有点“玄学”的指标,并显示在绑定的手机上。
另一款市场表现不错的米兔儿童手表,其高端型号也有基础的心率监测功能。
说白了,智能手环/手表最受重视的基础功能,儿童手表都有。
基础功能都有了,为什么年轻人还对儿童手表流口水?我看了一些网友测评和官方介绍后,自己也心动了。
首先,它能让你摆脱手机!
智能手环和手表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们对手机的依赖,但很多功能还是得依托绑定的手机,出门还是得手环/手表配合手机使用。
但儿童手表不一样,它就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智能手机。
脱离手机,儿童手表自己能做很多事:展示支付二维码、用NFC坐公交地铁、用摄像头拍照、视频、扫二维码、接打电话,甚至上网冲浪,比如聊天、玩游戏、刷视频。
总之,有了儿童手表,不带手机也能正常出门。
有UP主挑战只用儿童手表一天,发现基本上问题不大。
其次,它能功放音乐!很多人没有BGM就浑身不自在。
出门在外用耳机没问题,但在家穿梭于各个房间干家务时,无论BGM是从智能音箱还是手机传来,都会因为距离变化影响听感。
歌曲、播客,直接从手腕传来,与你紧密相伴,这不香吗?
你说有个东西叫随身听?那么大个东西你告诉我搁哪儿?
最重要的是,价格真的很亲民!最让人心动的,就是承载这么多功能的价格了。
绝大多数儿童手表价格不超过1000元,多在300到500元之间。相比之下,成人智能手表的均价能达到1608元。
儿童手表不仅吸引了年轻人,还有一些人,给年迈的父母购买了儿童手表。
一位朋友的妈妈曾是位受人尊敬的医生,却在去年年底被确诊为额颞叶神经元退变,而且病情发展很快。
有一天,朋友妈妈趁家人做饭时,没带手机就悄悄出门了。
失联整整3个小时后,妈妈才不紧不慢地回家。
朋友吓出一身冷汗:病情发展这么快,说不定哪一天,妈妈出门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到时该怎么办?
用手机保持联系?不太可靠。大脑逐渐退化的妈妈会忘记带手机,会忽视手机来电,甚至忘记怎么接电话。
苦恼的朋友在一次逛商场时想到了办法。“有个小朋友戴着儿童手表,妈妈打来电话,但小朋友不想接”,朋友说,“结果他妈妈直接强制性接通了小朋友的儿童手表!”
朋友立刻去商场的儿童手表柜台,为妈妈选购了一款可以精确定位到楼层、10秒后强制接听特定号码来电的儿童手表。
“虽然里面很多功能偏向小孩,但也无伤大雅,对逐渐失能的老人来说也够用了。”
在社交平台上,也能看到戴上儿童手表的阿尔茨海默病老人。
儿童手表的核心功能就是“保护”。绑定手机后,子女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老人位置;在地图上划定安全范围,老人走出范围就会发送提醒到手机。
及时接收跌倒警报,开通手表自动接听手机来电功能,所有安全设置,子女都可以在自己手机端完成,省去了老人使用的麻烦。
对逐渐失能的老人来说,在腕间佩戴儿童手表,也比随身携带、保管和使用手机更方便。
写到这,我不禁感慨,我们的社会是多么爱孩子。
快速发展的科技,人性化地给了孩子更美好、更安全的童年,让我们这些年轻人羡慕不已,甚至为了取悦自己去买一块儿童手表。
当我们看到退化成像小孩一样的老人,他们消瘦的手腕上戴着色彩鲜艳的儿童手表时,多么希望这种基于“保护”的科技,也能多分一些爱给老年人。
小天才,求求你们了,开发一下“大天才”和“老天才”吧!
我们不需要那么多复杂的功能,就是想要一个续航时间长、操作简单、能独立使用、价格实在的智能手表,就这么难吗?
或许,真正的科技创新不在于让产品功能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高,而在于用合适的技术,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安全。
现在的儿童手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