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岚山区:17年守护“小草学堂” 为留守儿童建起第二个“家”
发布时间:2025-08-27 06:31:57 浏览量:1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6日讯从巨峰镇后黄埠一间教室普及到岚山区9个支教点,再到覆盖日照市、多省市推广,岚山区率先开展的小草学堂暑期托管服务,到现在已经运行17年,成为全社会守护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
一大早,岚山区黄墩镇南塔岭村的小草学堂里锣鼓声脆,省级非遗皮影戏《猪八戒背媳妇》正在上演。皮影幕布后,老来乐庄户剧团的手艺人操控着影人演绎经典桥段,台下的孩子们阵阵喝彩。
老来乐庄户剧团团长庄新乐说:“我们省级非遗黄墩皮影戏走进小草学堂,让孩子们认识皮影,了解皮影,喜欢皮影,也让孩子们把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下去。”
2009年暑假,巨峰镇后黄埠村19岁学生秦谭在村委支持下,创办了第一间“乡村爱心教室”,村里的“留守儿童”有了新的活动场所。同年,秦谭考入山东科技大学,在校团委和材料学院的支持下,曾经“单兵作战”的秦谭创办了“小草学堂”实践队。2011年,“乡村爱心教室”更名为 “小草学堂”。2014年,小草学堂这一做法在全市复制推广,黄墩镇南塔岭村也是最早一批响应号召创建小草学堂的村居。
“南塔岭村小草学堂于2012年成立,解决了假期孩子学业无人辅导、安全无法保障、心理健康无人疏导等社会难题。在这十多年的暑假中,孩子们、支教老师和志愿者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兄弟情。孩子们在学业和生活中遇到难题,能和支教老师们通过不同形式进行沟通、交流、请教,孩子们受益匪浅。”黄墩镇南塔岭村党支部书记辛本法说道。
在共青团、教体部门等多方合力下,学堂内容愈发丰盈,家、校、社团共同参与的氛围也日益浓厚。家长们主动到校协助管理,提供物资和生活帮助,岚山区教体局组织教师志愿者到小草学堂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通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孩子们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好,咱这边的公共服务也越来越好,人民的幸福程度也不断提高,我们与孩子们相处也非常融洽,也感谢大家、孩子们的家长能认同我们的工作。”山东科技大学志愿者高源泽说道。
“因为我爸爸妈妈比较忙,所以我回老家,来这里上学 ,来到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有趣的化学实验,还有很多有趣的剪纸和折纸,来这里丰富了我的暑假生活,也让我的暑假增添了一丝快乐。”学生秦浩桐说道。
日照市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托管教育问题,2010年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留守儿童托管工作从“保基本”到“提质量”、从“广覆盖”到“精准化”,形成了政府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17年间,岚山区的小草学堂已从1间教室扩展到9个教学点,累计服务留守儿童超4500人次。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让家、校、社团共同发力,不断为这个乡村教育品牌注入新动能。17年守护,从个体善举到社会协同,小草学堂的故事证明:当爱心与制度结合,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微光也能汇聚成照亮乡村未来的星河。
闪电新闻记者 徐一丹 岚山融媒 姚久贺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