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心理魔法:从童话学情绪管理——亲子工作坊点亮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25 10:19:46 浏览量:4
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升亲子家庭对情绪管理的科学认知,2025年8月16日,在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的指导下,南沙区青年地带、南沙区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联合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广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南沙区青少年“青心守护”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广州市阳光天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等单位举办“故事里的心理魔法:从童话学情绪管理”——亲子工作坊,吸引了13组亲子家庭的参与,在童话与互动中探索情绪的奥秘,学习情绪管理的实用技巧。
讲座伊始,冯潇童老师以“情绪游戏厅:你划我猜”拉开序幕。按照规则,一位同学根据提示用肢体动作或表情表演情绪状态,其他同学负责猜测对应的情绪词语。现场青少年积极参与,现场气氛迅速被点燃。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对情绪的外显形式有了更直观地认识。
情绪游戏厅:用 “你划我猜” 唤醒情绪感知
随后,冯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情绪故事厅”,通过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用童话的方式解析情绪的多样性与特点。
“这是情绪小怪兽,今天早上起床后,它觉得心里怪怪的,心情乱乱的——原来,它把所有情绪都混在一起了!”鲜艳的色彩和可爱的怪兽形象牢牢吸引了在场青少年的注意力。她逐一讲解不同颜色的小怪兽所代表的情绪:如黄色代表快乐、蓝色代表难过、红色代表愤怒等,并引导青少年结合生活事件与情绪进行联结。通过童话故事,抽象的情绪变得具体可感。“这些情绪每个人都有,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颜色和意义。就像小怪兽需要把情绪放进不同的罐子整理好,我们也需要学会识别和梳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故事厅:跟着《我的情绪小怪兽》认识情绪
在“情绪播报厅”环节,冯老师通过一则家庭常见的生活场景,告诉青少年及家长人的情绪的复杂性,并引导家长和青少年结合“情绪象限”(高能量/低能量、正面/负面、中立),思考生活中影响自己情绪的事件,并为这些事件进行分类。在分类中,大家逐渐学会用更清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情绪波动。
情绪播报厅:给生活中的事件分类
讲座的最后,冯老师在“情绪调节厅”中,为参加者介绍了多种简单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鼓励大家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
哭泣表达法:“伤心时不用强忍,适当哭一场,也是释放情绪的好方式。”
倾诉表达法:“有烦恼时,找信任的人说说心里话,把情绪‘倒’出来,会轻松很多。”
书画表达法:“拿起笔,把心里的感受画出来或写下来,让情绪在纸上‘安家’。”
运动表达法:“生气或难过时,跑跑步、打打球,让身体的运动带走负面情绪。”
本次公益讲座以童话为桥、以互动为媒,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情绪的本质,掌握了实用的管理技巧,让更多亲子家庭学会与“消极声音”共处,让自信与理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底色。接下来,南沙区青年地带、南沙区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将在团南沙区委指导下,持续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积极整合专业资源,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心理科普活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