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穿鞋超1cm要补票,网友炸锅!儿童票,看年龄还是身高?
发布时间:2025-08-25 09:40:54 浏览量:3
暑期亲子游旺季
究竟看身高还是看年龄?
近日,两则热搜
引发对儿童票判定的讨论
上海市的陈女士带10岁女儿
及其女儿同学一家
游玩某个主题乐园时
因其女儿同学身高测量方式
与园方发生补票纠纷
8月18日
相关话题“孩子脱鞋138cm补票后
家长投诉退票”
冲上热搜第一,引发讨论
据悉,陈女士依据乐园“1.1米—1.4米儿童票”规定购买两张票(98元/张)。
检票时,同学穿洞洞鞋测量身高为141厘米(超限1厘米),被要求补差价。同学母亲质疑结果,要求光脚测量,结果为138厘米(达标)。
图源:申度新闻
但乐园主管坚持“必须穿鞋测”规定,表示穿鞋测量身高一直是该乐园的规定,还反问:“难道要脱鞋玩?”双方僵持不下。
为避免耽误行程,陈女士退掉一张儿童票,现场补买学生票。陈女士觉得纠纷影响游玩体验,事后向商场投诉。
经商场协调,乐园同意光脚复测确认138厘米达标,最终退还学生票费用。
在浙江上大学的余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的疑惑。
带刚满十岁的妹妹出游,自己可以买半价票,妹妹却因身高超过1.5米无法购买儿童票,票价反而“倒挂”。
“妹妹才上四年级,就不能享受儿童票了?”余女士问道。
同样是享受优惠,为何景区、主题乐园的儿童票要在年龄与身高之间反复纠结?该以哪个为标准?
规矩五花八门
据法治日报调查,关于儿童票的评判标准,不同行业、地域差异明显。
例如,铁路部门自2023年起实行“按年龄”或“按身高”标准的双轨制购票方式。航空则主要由航司自主制定。
旅游景点的情况更为复杂——普遍以身高作为主要判定依据,常见1.2米以下免票、1.2-1.4米半票等。
不过,像上海迪士尼、北京欢乐谷、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等市场化主题乐园则更为灵活,采用年龄、身高“二选一”的方式
家长、景区怎么看?
许多家长对当前儿童票标准的不统一感到头疼。
北京市民陈女士抱怨,带孩子出去玩,每到一个景区都得提前查儿童票标准,要是孩子身高刚好处在1.2米这个微妙的身高区间,就可能面临不同购票情况。
“实行儿童票优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营造儿童友好的社会氛围,保护未成年人应享受的权益,和儿童是高是矮有什么关系呢?”
图源:澎湃新闻
不少家长认为,最好还是按年龄界定,若以身高作为唯一标准,会让那些发育较快的孩子过早失去儿童票优惠,增加家庭出游成本。
从景区的角度看,坚持以身高为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操作便利性的考虑。
一位资深景区工作人员透露:“我们一贯看身高,测量几秒钟就能完成。核验年龄,要是碰到没带证件的孩子,旅游旺季根本忙不过来。”
也有部分景区担心,全面推行年龄标准可能引发证件冒用问题,增加管理难度。
标准也该变变了
经媒体梳理发现,国家层面暂无统一的儿童票定价强制性法规。
早在2012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就曾发布通知,提出“身高与年龄双轨制”建议——
对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的儿童实行免票;对6周岁(不含)至18周岁(含)未成年人实行半票,强调应给予青少年门票的判定标准更多灵活性。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儿童身高增幅明显。
依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行业标准,自2023年3月1日实行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6岁女孩标准为117.5厘米,男孩为118.8厘米。
对比2009年6月2日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已废止),6岁女孩标准增高了0.9厘米,6岁男孩增高了1.1厘米。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芳表示:“在儿童身份信息登记不完善的过去,身高因更直观成为实用的儿童票判断依据。但随着社会发展,单一身高标准已难以符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按年龄判定更优。”
“法律法规的更新、旧标准的废止与新标准的实施本就需要过程。”她认为,当前国家相关部门率先开展引导工作,方向值得肯定。
她建议,相关部门可借鉴铁路、航空等行业已相对成熟的规范,联合文旅、妇联等行政及职能部门,细化儿童票相关法规政策。如此既能减少具体执行中的争议,也在保障儿童权益的同时,兼顾市场规律与经营者的安全保障责任。
对此,大部分网友表示
为公平起见
判定方式应与时俱进
也有网友建议
门票按年龄
部分项目考虑安全
看身高体重
你有什么看法?
留言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