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儿童抽动症——移除孩子房间这3样物品,缓解症状加速康复!

发布时间:2025-05-13 14:09:26  浏览量:3

抽动症孩子常出现眨眼、耸肩、清嗓子等不自主动作,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知如何干预。其实,除了专业治疗,调整孩子的生活环境也能起到关键作用。

若房间中存在以下3类物品,可能无形中加剧症状,家长需及时清理!

1、闪烁光源:LED灯带、电子屏幕、旋转彩灯

抽动症儿童对光线敏感,频繁闪烁的灯光(如游戏机灯光、小夜灯)会刺激视觉神经,诱发或加重眨眼、摇头等动作。长期处于此类环境中,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可能使抽动频率增加。

2. 红色/高饱和度装饰:大红窗帘、卡通海报、荧光贴纸

鲜艳色彩虽能吸引注意力,但抽动症孩子易因视觉冲击产生焦虑。红色可能激活交感神经,导致情绪波动;复杂图案(如密集条纹、几何图形)则会引发视觉疲劳,间接加剧身体紧张感。

3. 噪音源:机械闹钟、风铃、发声玩具

突然的声响(如闹钟铃声、风铃碰撞声)会惊吓到敏感的孩子,触发应激反应。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孩子可能因焦虑而出现清嗓子、耸肩等自我安抚行为,形成“刺激-抽动”的恶性循环。

案例分享:

去年我就接诊过一名8岁男孩,糯糯,他的症状表现为频繁眨眼、咧嘴伴喉咙发声,情绪易怒。

家长描述,孩子从小怕黑,房间贴满夜光贴纸,甚至整夜开着LED小夜灯。初次就诊时,糯糯的抽动症状已持续半年,近一个月因学业压力骤增,症状加重,伴随入睡困难、易惊醒。

经辨证,属“肝亢风动、阴虚火旺”,

【药方】钩藤、天麻、珍珠母、白芍、甘草、茯苓、远志、太子参、麦冬

在用药的同时叮嘱家长,移除发光玩具和夜光贴纸,改用暖黄光台灯;窗帘换为浅蓝色,减少视觉刺激;撤掉机械闹钟,改用震动提醒手表。

一月后复诊:家长反馈孩子抽动幅度减轻,情绪稳定许多。

调整药方增加山药、陈皮加强健脾功效,巩固三月后,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家长必做:环境+体质双调理

视觉净化:墙面用淡蓝、米白等舒缓色,避免镜面反射;

听觉安静:选择白噪音机替代电子闹钟,音量低于40分贝;

触觉安全:床品选纯棉材质,减少化纤刺激;

抽动症康复需“环境减压”与“体质调理”双管齐下。移除潜在诱因,再配合中医内调,孩子才能逐步摆脱症状困扰。家长无需焦虑,科学应对,孩子终将重获健康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