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兰:扎根康复一线 为残疾人架起希望之桥
发布时间:2025-05-07 17:38:28 浏览量:1
二十余载坚守康复一线,她用专业与热忱为残疾人士点亮生命的曙光。肩负人大代表使命,她以责任与担当为残疾人权益奔走呼吁,在助残之路上步履不停,成为众多残疾人士心中的 “希望之光”。近日,她凭借卓越贡献,被列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拟表彰人员。她,就是省人大代表、陇西阳光康复中心主任王云兰。
自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王云兰始终将履职尽责贯穿于工作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会议期间,她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众多残疾儿童争取到了更多康复机会。闭会期间,她也从未懈怠,持续关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动态,深入社区、康复机构、残疾人家中,与残疾人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与诉求,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
王云兰:做好主责主业就是履职尽责的直接体现,提出加强扩大0至7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治疗经费等多项意见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在康复事业的深耕中,王云兰从未停下创新突破的脚步。她深刻明白,先进的康复技术和设备是提升服务水平的基石。为此,她积极与国内外专业机构沟通合作,引进先进的康复设备和前沿理念,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探索出一套又一套更适合残疾人士的康复方法。在她的带领下,陇西阳光康复中心不断发展壮大,为无数残疾人士带来了康复的希望。截至目前,康复托养中心已累计治疗残疾儿童3000多人(次),其中100多名儿童实现完全康复,重新拥抱正常生活。
王云兰:康复治疗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考验体力和耐心,帮助老人康复训练时,抬大腿、抬胳膊、转换轮椅,每一项工作都十分繁重。协助儿童康复,同样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即便在寒冬腊月,每一次都浑身湿透,非常辛苦,收入也不高,但每当看到病人在康复治疗后的巨大变化,许多孩子能够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工作,实现人生价值,自己又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患儿家属潘娟的经历,正是王云兰及其团队努力成果的生动写照。潘娟的孩子在6个月大时被发现与其他小孩存在差异,随后便开始了漫长的康复训练之路。
患儿家属潘娟:现在已经做了8年半了,效果还是不错的,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小孩也是视如己出,特别的关照,而且对家庭康复也指导得很好,目前他康复是比较好的,自己会独立的行走,一些稍微简单一点的动作都自己会做,说话这些跟正常的小孩差不多。真的特别感谢,对我们带来了特别多的希望。
除了专注康复治疗,王云兰深知,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才是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重获尊严的关键。她主动出击,与多家企业洽谈合作,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技能水平,为他们量身定制就业岗位和职业培训课程。在她的努力下,一批又一批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不仅获得了经济收入,更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从康复一线的坚守者,到人大代表的担当者,再到如今即将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表彰,王云兰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助残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她就像一座坚固而温暖的桥梁,连接着残疾人士与希望的彼岸,让他们在在困境中重拾信心,在阳光下绽放笑容。
王云兰:接下来我会继续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持续走访调研关注残疾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残疾人事业相关的政策落实、资源分配等情况,倾听群众的心声和诉求,为后续持续提出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实际的议案和建议累积素材,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陇西融媒全媒体记者莫红霞 刘飞霞(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