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泉州聚力“养好”智力残疾儿童

发布时间:2025-05-07 13:46:24  浏览量:3

日前,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与泉州市鲤城区太阳雨儿童培训学校正式签约,将在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需求、资源整合、服务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合作。今年1月,该中心通过全面评审,纳入泉州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定点协议管理机构,并于3月份与泉州市启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约,共同构建由专业社工牵头的养育、医疗、特教、康复等多专业融合的服务团队。通过聚合福利与慈善资源共同救助智力残疾儿童。随着该中心的完善和提升,服务范围将辐射至院外残障儿童家庭。

据了解,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于2023年底完成接收全市(晋江、南安除外)民政长期监护儿童。2024年以来,稳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打造养治教康和社会工作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

“养好”这些孩子

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5月6日,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的智力测评室内,11岁的女孩小素正在接受康复老师的专业智力测评,看到记者,她热情地过来握手,笑眯眯地问好。而与她一起接受测评的另一个男孩则鲜有反应。

“中心现在有60个孩子,智力残疾程度不同,他们康复训练的方式也不同。”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陈春燕介绍说,中心引入专业机构,先对孩子们做测评,再根据不同认知程度分批次做针对性康复训练。经过一定阶段的训练后,他们将再行测评,并制定新的康复训练方案。

“以前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对这类孩子主要是养活就好,但现在政府和社会聚力养好他们。”陈春燕说,“养好”包括养治教康社,既要养活,还要教育、康复、医疗救治和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并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据介绍,该中心62名儿童中,有18名在院外就读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其他不具备就学条件的孩子在中心接受特殊教育或康复训练。

整合各方力量

探索“福利+慈善”模式

据了解,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儿童福利楼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张,内设收养儿童住房、医疗、康复、教育等十余个功能区域,2022年至今,共计收到312万元中央及省级福彩公益金,用于儿童居室卫生间、类家庭、多功能室适儿化改造;完善机构智能化设施设备;采购儿童康复设施设备;采购医疗及心理器材、智力开发等玩具设备等提质项目。2023年以来,泉州市慈善总会捐赠关爱孤残儿童救助公益项目资金60万元,用于支持中心采购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康复救助服务等关爱儿童服务项目。2024年起,市级财政每年投入200余万元用于一线儿童照料护理人员保障。

“目前,中心的资金主要来自市级财政、省市民政专项资金、福彩公益金和泉州市慈善总会的捐助。”陈春燕说,中心正在探索福利+慈善模式,聚合各方力量,共同救助智力残疾儿童。

除了资金方面,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也通过建立志愿者资源库,整合高校志愿者、专业医疗人才、社工等资源,共同救助智力残疾儿童。

联合专业机构

服务更多残障儿童家庭

2024年以来,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通过招录专业康复人员,纳入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加强康复人员培训,与专业康复机构、医疗机构合作等多形式全面推进儿童康复能力建设,提高儿童康复质量。

此次引进的太阳雨儿童培训学校,主要提供智力测评、康复训练、服务标准化建设等专业化服务,将构建起从筛查评估到持续跟踪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而此前签约合作的启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则着力于儿童需求评估、安置计划制定、心理辅导、人际调适、亲职教育、社会融入、服务计划落实和儿童安置评估等社会工作,通过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制订个性化成长计划,建立“共性+个性”服务清单,并建立全领域全周期儿童服务档案,形成儿童服务闭环。

“我们也邀请院外的残障儿童家庭来中心互动,未来将发挥福利机构的场地、设施、专业技术等优势,不定期为院外有需要的残障儿童家庭提供公益性康复救助服务。”陈春燕说,该中心将通过不断与专业机构合作,共同探索总结康复训练经验,并通过传播和互动,帮助更多残障儿童家庭。

编辑:郭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