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观察|推动全周期全场景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
发布时间:2025-05-06 22:43:54 浏览量:1
2025年第11期 | 总第11期 | 儿童福利专题
推动全周期全场景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
4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的通知》,部署开展为期3年的专项行动。行动依托卫生体系建设和医疗机构日常开展的工作,加强儿科、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切实提高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
热点微评
此次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聚焦社会长期关注的儿科医疗服务供给、基层服务人才队伍不足、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等痛点,从提升儿科与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具体指导意见。《通知》将有力推进覆盖全生命周期、全场景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儿童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将持续加强。在政策推动下,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及相关科室建设将持续加强,同时,基层精神卫生服务网络也将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逐步提供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儿科医疗服务城乡区域差将逐步缩小。随着儿科医联体和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协作网络建设的推进,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将更加紧密,儿科医疗资源将实现更高效的整合与共享,如转诊流程简化、医疗专家向下流动等,促进区域内儿科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儿童健康管理将进一步向全面化发展。医疗、预防、照护协同的儿童健康管理模式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家庭医生将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与医疗机构密切配合,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预防保健服务和疾病管理。同时,社区也将在儿童健康管理中承担更多职责,开展儿童健康科普活动、组织儿童健康体检等。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将持续优化。随着近年青少年抑郁、焦虑等问题高发,常态化的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将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的认知水平,增强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并减轻社会歧视和病耻感,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
儿科医疗服务的数字化应用将持续加强。AI技术的应用将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目前,多地已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推动儿童健康数据互联,以医疗技术赋能儿童健康。
1.关于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的通知
2.《关于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的通知》解读
关于社会政策观察
社会政策观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研发的服务政府和社会的产品,由关注热点、热点微评、相关链接三个模块组成,侧重关注公益慈善、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四个领域,旨在倡导从实践中求破解热点难点之道,传播典范案例,推动实践与政策创新。
关于儿童中心
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和儿童福利与保护研究中心长期开展儿童福利和保护领域政策和行动研究、政策倡导、公益项目评估、公益项目咨询、公益项目运作、专业培训等,为政府、慈善组织、学术机构提供儿童福利与保护、医疗与健康、教育与发展等领域咨询和评估服务,推动多方参与和通力合作,促成社会慈善资源与儿童需求有效对接,推动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微博号:中国公益研究院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文章来源:儿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