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儿童安全 | 婴幼儿气道异物防护与急救指南
发布时间:2025-05-06 07:05:53 浏览量:2
婴幼儿气道异物是威胁儿童生命安全的常见意外事件。3岁以下儿童是主要高发群体,占所有病例的80%以上,其中1-2岁幼儿风险最高。这类意外多由食物或小物件误吸引起,若处理不当可能在数分钟内导致窒息死亡。
当婴幼儿发生气道异物时,您还在用手抠?倒提着孩子拍背吗?千万不要这样做了。今天就请专家把气道异物的预防与急救一次讲清楚!
01
气道异物的高危因素
👉 喂养习惯不当如边吃边玩、哭闹时喂食等行为增加呛咳风险。
02
婴幼儿无法明确表达不适,家长需警惕以下症状:
轻度梗阻:异物未完全堵塞呼吸道时,表现为突发剧烈呛咳、喘息、面色潮红,但仍有呼吸和哭声。部分病例因为家长未察觉异物吸入史,误判为普通咳嗽而延误治疗,患儿出现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
重度梗阻:异物完全堵塞呼吸道时,表现为无声呛咳、嘴唇发绀、无法哭喊、四肢挣扎、惊恐眼神、甚至意识丧失,窒息死亡。因此发生重度梗阻,家长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人员会电话指导急救过程。
03
预防策略应从源头降低风险
避免高危食物:3岁以下儿童禁食整颗坚果、带核水果、果冻及黏性食物(如年糕)。食物处理应规范如坚果磨成粉状后食用。
玩具筛查:检查玩具中可拆卸的小部件,使用窒息测试筒(长5.73厘米,直径3.18厘米)筛查小部件。能进入测试筒的小部件,有窒息风险,务必严格避免儿童接触。
行为引导:养成“进食四不原则”——不跑跳、不躺卧、不说笑、不强迫喂食。教育幼儿“口不含物”,发现误吞时避免强行抠喉,以免异物深入气道。
04
解除重度梗阻
——海姆立克是关键
👉 对1岁以下婴儿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 对儿童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05
意识丧失时给予初级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
对于意识丧失的呼吸心跳停止儿童需要实施心肺复苏。
👉开放气道:尽早解除梗阻,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捏住儿童鼻子,用嘴全包住儿童的嘴,然后吹气。
👉胸外按压:将儿童置于硬平面上,胸部按压速度是100-120次/分,深度约5厘米,位置是胸骨正中,一只手的掌根置于胸骨中央,覆盖胸骨下半部,身体垂直按压,允许胸部完全回弹,向下按压时手不离开胸部,避免肋骨骨折。
若为婴儿,则用双手托住背部,使用两个拇指进行按压,使胸廓下陷2-3厘米。胸外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即30:2的比例循环。
为了家长更好的掌握气道安全的急救重点,请和小编一起熟读小口诀,护佑小宝贝安全成长!